段掃平
一個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只有機體和心理健康了,才談得上身心完全健康,才是健康長壽的保證。那么,怎樣“精神養(yǎng)生”呢?
心塵需常拂。人是生活中的人,也是塵世中人。人都有正常的欲望,有礙己的心塵。心塵不拂,心受其害。要成就人生,安康人生,就必須常拂心塵,要讓理智控制雜念,遠離功利,超越貪圖,守住自我;要力拒誘惑,不讓名、利、權(quán)、色、酒,攪得人心無寧時;要忌不切實際的比,會比出煩惱。常拂心塵,可讓一切有損身心健康的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擺脫由于心理不健康帶來的煩惱,使思想開朗、心胸廣寬、心境舒暢、心中無事、超脫無憂,對增進身心健康,祛病延年確有好處。
無須太完美。人生無須太完美,在生活中陽光和云總是相互結(jié)合的。云用自己遮住了太陽,太陽才會那么溫柔地照射大地,如果沒有云,永遠是炎炎烈日,陽光還會那么美好嗎?人的一生難免有缺陷,這也是生命的一部分,要接受它,善待它。人不可能擁有全部,每個生命都有欠缺,不要去羨慕別人的光輝,來強求自己、束縛自己。人生在世,看開是最好,原諒生活的平淡,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人生無須太完美,簡單著,適應(yīng)著,快樂著,幸福著,也就沒有了遺憾。
放下最養(yǎng)心?!胺畔隆笔亲詈玫酿B(yǎng)心方法,精神養(yǎng)生就應(yīng)做好“放”字文章——放下架子:卸任還民,放下架子,從心底回歸普通,過普通人的生活,這樣心理就平衡,就活得自在;放棄得失:將年輕時取得的名譽、地位等一件件放棄,這樣就會感到輕松,晚年的天空就會展現(xiàn)出新的風(fēng)景;放手兒女:老人包攬家事是不明智的,對兒女應(yīng)放心、放手、放權(quán),這樣既鍛煉了兒女們的辦事能力,自己又節(jié)省了精力,少了不必要的煩惱;還有放下憂愁、放下焦慮、放飛愛好、放眼未來等等。放棄能夠和應(yīng)該放棄的一切,向前看,多想美好的未來,心中的希望,眼中有光明,就能一身輕松,精神愉快。
依賴不過度。由于衰老,機體的功能減退,活動能力受到限制,應(yīng)急反應(yīng)變差,從自立走向依賴,從自強走向軟弱,容易出現(xiàn)依賴心理,確實需要家人照料。但生活中每一件小事,都是健康的源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就會克服依賴,尋找到新的平衡,生命也就有支撐點。因此,在依賴的過程中,也應(yīng)有自強、自尊、自立的思想,有依靠自己力量的信心。具有這種心態(tài),就能在一個和睦的大家庭中,去擁抱大家,快樂自己。
能夠很好地做到以上幾點,你的晚年就能享受人間的快樂、幸福,“精神養(yǎng)生”春常在,歡樂人生樂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