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燕
假期里,我給孩子們布置了一個作業(yè):寫一篇游記。游覽的地點可以是各地的名勝景點,也可以是家門前的小花園,只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就可以了。
開學(xué)后,我饒有興致地詢問孩子們:“假期去哪里玩了?”孩子們一下子興奮起來,爭先恐后地報出自己游玩的地方:北京的故宮、長城,上海的外灘、城隍廟,杭州的西湖……孩子們?nèi)サ牡胤胶芏啵珖骶包c幾乎都有涉及。
本以為有了這些豐富多彩的親身經(jīng)歷,孩子們的作文一定可以寫得生動有趣??煽戳撕⒆觽兊淖魑暮?,我卻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孩子們寫得不是不好,有些在遣詞造句上甚至達到了成人的水平??墒牵秉c在哪里呢?連續(xù)讀了十幾篇后,我終于總結(jié)出問題的所在——千篇一律。
明明去的是不同的地方,可孩子們寫出來的卻像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一樣:“假期里,爸爸媽媽帶我去了××,這里環(huán)境優(yōu)美,景色宜人,像是人間天堂……感謝爸爸媽媽帶我來這里游玩,讓我看到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也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假期?!彪S便一篇作文拿出來,把景點換一下,幾乎就可以通用了。
這讓我在哭笑不得的同時,不由得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們在細節(jié)描寫上的缺失?關(guān)于細節(jié)的描寫,我講過很多次,孩子們也差不多都能熟練掌握了,可為什么在作文中卻如此缺乏呢?
在一節(jié)作文課上,我沒有布置新的作文,而是讓孩子們講一下假期里游玩的經(jīng)過,引導(dǎo)他們對細節(jié)的重視。班長于麗率先發(fā)言:“爸爸媽媽帶我去的是故宮。假期里,故宮里的游人很多,每個景點前都有很多人拍照留念,為了搶占一個好的拍照位置,再加上怕看不完那么多景點,媽媽拉著我不停地往前走。最后我們終于在閉館前,參觀完了所有的景點?!?/p>
“有沒有哪個景點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我啟發(fā)道。于麗回想了一會兒,說:“御花園里有一塊大石頭,特別有趣,我很喜歡?!薄澳悄阍谧魑睦镌趺礇]有提到呢?”我疑惑地問。于麗撓了撓頭,懊惱地說:“我只看了一眼,還沒來得及仔細觀察,媽媽就著急地拉著我往前走了。”
“我也是?!闭Z文課代表王媛媛很有同感,“爸媽帶我去的是焦作的云臺山,我特別喜歡那里的泉瀑峽,在那里待上一天我也愿意。我爸說‘還有很多景點沒有看完,這里可以拍下來以后慢慢看,可拍下來再看還有什么意思呢?”
接下來,孩子們講述了自己游玩的經(jīng)過,大部分都是被父母催促,沒有仔細觀察自己喜歡的景點。還有一些父母,直接“引導(dǎo)”孩子:這些景色是不是很雄偉壯觀?看這些山石,有沒有鬼斧神工的感覺……
聽完孩子們的講述,我大概弄清楚了孩子們的作文千篇一律的原因。是我們大人太急躁,步伐太匆忙,不肯給孩子多一點觀察的時間。沒有仔細地觀察,怎么會有細節(jié)的描寫?再加上大人們自以為是“好詞好句”地灌輸,不肯給孩子多一些思考的時間,孩子們的作文不雷同才怪呢!
其實,我很想告訴我們的家長,請再給孩子們多一點時間和空間,允許他們慢一點、笨一點,讓他們用自己的節(jié)奏和方式好好地欣賞一處風(fēng)景。也許他們看不完全部的景點,寫不出那些優(yōu)美的句子,但他們可以詳細地描述故宮御花園里的那塊有趣的石頭,他們會記得有那么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父母陪著他們靜靜地看著一塊石頭——這會成為他們筆下最獨特、最難忘的一幕。
這樣有什么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