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曙德 蘇永剛(甘肅省地震局,蘭州 730000)
深井地電阻率觀測的幾個技術問題?
高曙德 蘇永剛
(甘肅省地震局,蘭州 730000)
?基金項目:甘肅省地震局科技發(fā)展基金(2014Y03)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174059)聯(lián)合資助。
近年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地表人為干擾的增多,部分大極距的地面地電觀測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數據質量下降,中國地震局在部分有干擾的地電臺站開展井下地電觀測。主要解決:①井下多深可以避開地表的干擾和潛水的變化,觀測數值主要反映地是探測目標層地電阻率變化;②當測量目標層介質的電性發(fā)生變化時,設計的觀測系統(tǒng)能否記錄下地電阻率變化。井下地電觀測系統(tǒng)的建設主要思路:非均勻各向同性介質中的穩(wěn)定電流的電位U滿足Poisson直流傳導方程
其解,即空間中任意一點的電位U,可由Poisson積分給出:
式中,j為電流密度,ρ為介質的真電阻率,R為積分元到觀測點的距離,V為積分域。在地震監(jiān)測中,式(2)的三維積分卻需遍及全空間,在構造應力的作用下,即使真電阻率ρ在地震發(fā)生前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但只要在廣大積分域內同時分布有正和負的變化,積分值U仍然可以基本不變,導致視電阻率變化極小甚至沒有反應;相反,距離淺部干擾(距離R值很?。┻€會強烈地影響位函數U值。因此,近距離淺部干擾會強烈的影響電位函數U的值,對于地電阻率要預報地震,必須找到對地下介質電性的反應靈敏的觀測層。地電阻率定點觀測采用WENNER裝置,由供電電源DC經供電線AB向大地供入電流I ,建立人工電場,在MN測量人工電位差ΔV。井下觀測電阻率由于觀測極距較小,且在地下一定深度更加接近于真電阻率觀測,假設的測量值變化:
式(3)中δ(ΔX)是干擾變化,受降雨、地下水的變化、以及其他干擾引起的地電阻率變化的綜合量,對于地面進行地電阻率觀測有一定時間的臺站,可以簡化為根據背景值(正常年)變化幅度來確定式(3)中的δ(ΔX)=ρmax-ρmin;當δ(ΔX)值的變化較大時,可以通過改變K值的大小來增大式(3)等號右側第一項的加權值,使該項δ(ΔX)影響最小,這就要合理設計布極參數(供電極距、測量極距、電極的埋深等參數);對于式(3)等號右側第一項中括號參量,如何確定供電電流大小,是觀測時考慮的第一點,在無干擾情況下,調整供電電流I值,此時ΔI為零;當測區(qū)或供電電極增加人為已知干擾源,可用增大或減小ΔI抑制ΔV′變化,從而確定待定供電電流。同理當式(3)左側第二項Δρs發(fā)生變化時,儀器能否記錄ΔV′的變化就要考慮:儀器觀測精度和分辨率;電極敷設深度,兼顧對表層δ(ΔX)的影響;調整供電電流大小,最終確定供電電流I。
天水、隴南、平涼地震臺深井地電阻率觀測,距地表4 m地層敷設電極觀測有明顯正弓年變形態(tài),100 m地層敷設電極觀測基本消除年變形態(tài),井下觀測可以抑制地表部分電磁環(huán)境對觀測干擾,也基本消除降雨、灌溉、金屬管線等地表特定因素對地電觀測數據干擾。天水深井觀測運行期間記錄了2013年蘆山7.0、岷縣—漳縣6.6級兩次中強級地震異常變化,但隴南臺深井100 m處觀測值只有0.05~0.08(?·m),說明深井建設要根據不同臺址敷設不同極距,且敷設深度需要做充分論證,確定合理的布極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