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波
冬日,雪花飄飛,景致怡人,文人墨客都有吟詩作賦的雅興。傳說唐代有個秀才,當看到片片雪花飛入梅花叢中的美景時,詩意突發(fā),便吟道:“片……”可是卡住了,絞盡腦汁后只好以“片片片片片片片”了事。碰巧大詩人杜甫路過此地,隨口續(xù)上:“飛入梅花尋不見。”秀才驚異,心想這人詩句張口就來,說不定是杜甫呢,于是探問:“此人莫非杜工部?”杜甫笑道:“然然然然然然然?!边@樣一首趣味盎然的詩就完成了:片片片片片片片,飛入梅花尋不見。此人莫非杜工部?然然然然然然然。
杜甫一個表示肯定的“然”字,與秀才的“片”字相映成趣,真是讓人感受到了漢字的獨特韻味和那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漢字博大精深,經(jīng)過歷史的錘煉而不斷發(fā)展、演變,如今人們往往對一些漢字的本意“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里又提到“然”字,真的,我敢說絕大多數(shù)人都不知道這個所以“然”。
近日,閑逛舊書攤,一本《“然”字釋義》的書籍終于使我知其所以“然”。通觀全書,作者把一個“然”字研究得頭頭是道,透徹明了。書中收錄的包含“然”字的詞組有1700多例,如用于副詞末尾的固然、誠然、果然、居然、竟然、陡然等;用于描寫心理變化的悵然、欣然、凄然、怡然、黯然、勃然等;用于形容環(huán)境的屹然、巋然、巍然、渾然等。如此這般,舉不勝舉。對于每個詞組,作者都加以詳細注釋,有的甚至引經(jīng)據(jù)典,娓娓道來,使人心中了然。
《說文解字》中說:“然,燒也?!蹦敲词鞘裁袋c燃了這個叫朱龍銘的編著者半個多世紀不滅的“然”字情結呢?這完全是出于一種對漢字的熱愛。讀《西游記》時,大家津津樂道于唐僧師徒四人的歷險故事,而朱老師卻從中饒有興趣地找出了32個有關“然”字的詞組。也許是心與“然”有所感應,于是“始然”了,做起“然”字的學問。經(jīng)過漫長的學習和搜集,并且不斷修改與完善,最終“燒”出了這本《“然”字釋義》的語言類工具書。
十年磨一劍,是一種執(zhí)著;而五十年專注一個“然”字,又該是怎樣一種境界?其實,不管是做學問,還是做其他什么事情,都要有一種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的精神。
(常朔摘自《渤海早報》2015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