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曙浩
鹽酸伐昔洛韋片治療成人水痘臨床觀察
張曙浩
目的 評價鹽酸伐昔洛韋片治療成人水痘的臨床療效。方法 128例成人水痘患者, 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64例。治療組給予以鹽酸伐昔洛韋片治療, 對照組給予阿昔洛韋片治療, 根據(jù)退熱時間、止皰時間、結痂時間, 結痂脫落時間來判定療效。結果 治療2周后, 治療組退熱時間(0.93±0.53)d, 止皰時間(2.80±1.53)d, 結痂時間(4.22±1.78)d, 結痂脫落時間(10.02±1.02)d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退熱時間(2.33±0.72)d、止皰時間(5.69±1.92)d、結痂時間(6.92±1.62)d、結痂脫落時間(14.32± 1.86)d, 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鹽酸伐昔洛韋片治療成人水痘療效佳, 且無明顯不良反應,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鹽酸伐昔洛韋片;成人水痘;臨床觀察
水痘是一種急性傳染病, 臨床多見, 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好發(fā)于春天和冬天兩個季節(jié), 臨床以皮膚黏膜出現(xiàn)丘疹、丘皰疹、水皰和結痂等皮疹, 有著各期皮疹同時存在和相繼分批出現(xiàn)的特點, 部分患者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程度的瘙癢和并發(fā)癥。皮疹常始發(fā)于頭皮或軀干受壓部位, 呈向心性分布, 頭面部及軀干皮疹密集, 四肢皮疹稀疏散在, 口咽部及陰部黏膜亦可出現(xiàn)損害, 病程約2周。該病為自限性疾病, 病后可獲得終身免疫。該病主要通過唾液飛沫傳染, 亦可因接觸水痘病毒污染的衣物而得病, 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1]。兒童高發(fā), 近年來成人水痘發(fā)生率有增長趨勢[2]。本研究將2011 年1 月~2013 年1 月在本院治療的成人水痘患者128例, 分成鹽酸伐昔洛韋片治療組和阿昔洛韋片對照組進行對比觀察,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128例成人水痘患者為研究對象, 均符合《實用傳染病學》第3版水痘的臨床診斷標準[3]。排除標準:對伐昔洛韋及阿昔洛韋過敏者;有肝、腎功能不全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年齡16~36 歲, 平均年齡(22.3±4.6)歲,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64例。治療組男40 例, 女24例;對照組男42 例, 女22例。病程1~3 d。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接受隔離治療, 臥床休息。并要求患者注意飲食, 以清淡、易消化、高營養(yǎng)飲食為主, 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亦囑患者避免搔抓, 以免繼發(fā)皮膚的細菌感染。
治療組給予鹽酸伐昔洛韋片(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 國藥準字H10960080)0.3 g/次口服, 2次/d, 連續(xù)治療2周。對照組給予阿昔洛韋片(四川科倫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H20057410)0.8 g/次口服, 5次/d, 連續(xù)治療2周。其他治療措施及使用藥物兩組均相同:兩組均局部外用阿昔洛韋軟膏涂擦, 如伴明顯皮疹瘙癢不適者給予抗組胺藥物口服, 繼發(fā)感染的給予抗炎治療;高熱患者, 予以物理或藥物降溫, 并囑患者3 d復診1次。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對兩組退熱時間、止皰時間、結痂時間, 結痂脫落時間進行觀察, 比較療效。退熱時間指體溫降至正常的時間;止皰時間指沒有新的水皰出現(xiàn)的時間;結痂時間指90%以上皮損干燥、收斂、結痂;從治療至痂皮脫落代表治愈[4]。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4.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2周后, 治療組退熱時間(0.93±0.53)d, 止皰時間(2.80±1.53)d, 結痂時間(4.22±1.78)d, 結痂脫落時間(10.02±1.02)d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退熱時間(2.33±0.72)d、止皰時間(5.69±1.92)d、結痂時間(6.92±1.62)d、結痂脫落時間(14.32±1.86)d, 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x-±s, d)
水痘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 主要通過接觸和飛沫兩種途徑傳染。近幾年來,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和流動人口增加, 人口群居密集度增加, 水痘的發(fā)病率呈高發(fā)和上升趨勢。據(jù)報道, 水痘重度患者, 易出現(xiàn)出血性皮疹, 易誘發(fā)肺部感染、病毒性腦炎和心肌炎, 甚至危及生命。而成人水痘臨床癥狀均較兒童嚴重, 起病急、皮疹分布面相對更大、瘙癢感明顯而影響睡眠和工作, 瘙癢抓撓后易繼發(fā)皮膚細菌感染, 容易發(fā)生高熱。成人水痘的內(nèi)臟損害和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小兒高[3]。因此, 對于成年水痘患者, 及時有效的控制皮疹的新出和伴隨癥狀, 特別是注意防治內(nèi)臟的損害, 防止和及時治療并發(fā)癥有著重要的意義[5]。鹽酸伐昔洛韋是阿昔洛韋的前體藥物, 鹽酸伐昔洛韋口服后在體內(nèi)轉化為阿昔洛韋并迅速吸收, 阿昔洛韋進入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的細胞之后, 磷酸把阿昔洛韋變成活化型無環(huán)鳥苷三磷酸酯,作為病毒復制的底物, 與脫氧鳥嘌吟三磷酸酯競爭病毒DNA多聚酶, 從而抑制了病毒DNA合成。研究顯示:伐昔洛韋和阿昔洛韋比較, 伐昔洛韋對哺乳動物宿主細胞的毒性很低,伐昔洛韋體內(nèi)的抗病毒活性明顯優(yōu)于阿昔洛韋, 因為伐昔洛韋口服生物利用度是阿昔洛韋的3~5倍, 達到67.13%。同時, 在臨床實踐中, 和阿昔洛韋(5次/d)給藥方式相比, 伐昔洛韋(2次/d)給藥更加方便, 患者依從性更高。水痘發(fā)生后,自在出疹前1 d至水痘結痂前都有傳染性, 水痘結痂脫落后病毒消失, 故將疾病的病程縮短, 具有重要意義[6]。
綜上所述, 伐昔洛韋能明顯的縮短水痘患者的退熱時間、止皰時間、結痂時間, 結痂脫落時間, 加快患者的康復,顯著的提升治療效果, 從而減少成人水痘并發(fā)癥及內(nèi)臟損害的發(fā)生。療效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
[1] 倪容之.現(xiàn)代皮膚病治療學.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1999: 211-212.
[2] 劉輝, 徐宏.成人水痘31例臨床分析.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03, 17(4):249-250.
[3] 李夢東, 王宇明.實用傳染病學.第3 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4:546-552.
[4] 茅恒菊.萬乃洛韋和阿昔洛韋治療水痘-帶狀疤疹病毒感染性皮膚病臨床療效觀察.中華臨床醫(yī)學雜志, 2001, 2(12):1075-1076.
[5] 謝雪冰, 付林麗.成人水痘60例臨床分析.中國醫(yī)學文摘-皮膚科學, 2009, 26(3):146-147.
[6] 楊國亮, 王俠生.現(xiàn)代皮膚病學.上海:上海醫(yī)科大學出版社, 1996:29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7.098
2015-05-04]
518029 公安邊防部隊總醫(yī)院感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