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旭
“孟局,年齡不小了,該收手了,別寫啦,身體要緊。”“老孟,古稀之年還寫什么,費腦傷神,該歇歇啦。”一些老友和親屬不斷勸慰我。我除了感謝還能有什么。這些老友和親屬也是為我好啊,也是誠心在關心我,心疼我呀。可是,我收不了手啊,我不寫好像身不由己,寫著心里舒服、痛快、好受。慈善上的那些人,那些事,尤其是總會這班老伙計,他們做的那些事,我不寫不當家呀,我不寫不好受啊,我不寫對不住他們啊。
2009年,我縣慈善總會成立,林英潮會長第一個、第一時間把我拽了進來,他知道我當了多年的審計局長,業(yè)務熟,就分工我擔任縣慈善總會監(jiān)察委員會主任,搞內部監(jiān)督。我這個人就是這樣,有活就得干,干就想干好。我們監(jiān)察委員會兩個同志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按說,慈善宣傳工作應當是秘書處的活,但當我看到慈善總會這十幾個六七十歲的老頭子,又都是正副科級,不為名不圖利,任勞任怨,踏踏實實工作,比在職時有過之而無不及,心里感動啊;當看到會長林英潮從原縣政協(xié)主席退下來后,明知慈善事不好干,偏要不居功、不享福,自愿為慈善事業(yè)、為全縣仍處在貧困線上的老百姓而擔當,心里激動啊;當看到全縣從鄉(xiāng)村到機關,從農民到書記、縣長,從上學的娃娃,到七八十的老人,從企業(yè)家到個體戶,自覺踴躍捐款,獻愛心的舉動,我興奮啊;當我們一戶戶串村入門去調查那些“遭遇最不幸、生活最困難、群眾最同情”的貧困大學生,重癥大病病人、孤兒和那些單親家庭的學生們,我流淚啊;無論是捐款奉獻愛心者,還是需要被救助者,他們身上的無數(shù)感人故事使我心動啊。不寫我心不安,我要把他們的故事寫好、講好、傳播好。這是我一個慈善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也是我應當盡的義務和擔當。所以從進慈善門我除了完成本職工作,又主動筆耕、寫稿子,為宣傳慈善而忙活著。六年了,我寫了百余篇稿子,十余萬字的文章,見諸《濮陽日報》《慈善公益報》《慈善》雜志等報刊六十余篇,僅在《慈善》雜志上就發(fā)表了三十余篇。宣傳了慈善人、慈善事和慈善工作的老伙伴,我是為慈善而寫啊。
這些年的寫作沒有白費,首先我接觸到了《慈善》雜志社的航鷹和李玉林主編,他們對我?guī)椭艽?,使我提高也很快,更大的收獲是讓我懂得了慈善的深涵和宣傳的重要,激勵我更加勤奮筆耕。通過寫作,我也加深了對慈善的理解,提升了自己的慈善意識,為更好做好慈善工作打好了基礎。這些年的努力,使我們這個處于偏僻的國家貧困縣的慈善工作發(fā)展得到了傳播和傳承,有一些地方的慈善組織打來電話要求來參觀訪問,要來取經,本省也有像淮陽等地派人來訪問學習,使臺前這個偏僻縣的經驗得到了傳播,為臺前縣樹立了好的形象。也有助于相互交流,互相促進,為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注入正能量,增強活力。這些年的努力也得到了鍛煉和提升。雖然七十歲了,但腦子靈了,手腳勤了,生活充實了,糖尿病等老年慢性病也輕了。自2010年至今,我已連續(xù)五年被中華慈善總會授予慈善宣傳工作“全國優(yōu)秀慈善通訊員”榮譽稱號,一個古稀之人,一個文化程度僅有初中水平的人,竟能成為全國慈善優(yōu)秀通訊員,且五連冠,真是好激動人心,也好有成就感。
我深深知道,我不是專業(yè)寫作者,既使在慈善總會,也不是我份內的事,我做了不是我份內的工作,也可能影響了別人的工作。爭了別人的工作業(yè)務,但我想慈善工作本身就是一個沒有份內份外的界限,只要對慈善有利,就應當去干、去寫,不管誰都可以去干,干,什么都好,不干,什么都沒有。比如:2010年慈善年鑒征稿,我與時任總會副秘書長的趙占高同志共同承擔起了撰稿,在這年的年鑒中,我們臺前這個小縣竟然在這部年鑒的九大項中占據(jù)了八項。在專業(yè)論文中的三十九篇中臺前采用了2篇,占總數(shù)的5.1%,大大提升了我縣慈善工作的知名度,這不僅是我和趙秘書長的事,而是整個縣域慈善事業(yè)的事,這事應當多做而不應當分份內份外。再說,我們這個國家級貧困縣經濟條件較差,在這種情況下慈善工作積累了一些有影響的經驗,比如:我們縣的縣、鄉(xiāng)、村三級慈善網絡建設,取得了長足、扎實的成績,全省推廣,全市召開臺前現(xiàn)場會,這不僅是對臺前慈善工作的肯定,也是為促進全市乃至全省慈善網絡建設發(fā)揮了示范引領作用。我們慈善總會創(chuàng)立的“自捐自助支持救助”和“有愛不再孤單”慈善救助項目,受到省、市一致肯定,且被評為全市優(yōu)秀慈善救助項目,這也極大鼓舞了全縣慈善愛心人士的心,使臺前模式推廣開花結果。
這些年來,我為慈善而寫,收獲頗豐,但我這個人很直,也很倔,我寫的東西從不掛別人的名,我認為寫東西不僅是名譽,而且更有責任,內容的錯對、文字有無抄襲、觀點是否正確都是責任,何必讓別人因掛名而擔責呢?我個人應當勇于擔當和擔責,所以當別人建議以縣總會名義或掛其他人名字問題上我不答應。我得到的稿費和獎金也頗豐,六年來近六、七千元,真的不算少,可我又十分吝嗇,從沒請過同志們的客。說來我也十分難受和不安,這也是同志們做出來的業(yè)績,如果沒有這些,也難作無米之炊,應當給老伙計們撮一頓,以答謝他們對我的幫助和支持。但這些稿酬和獎金,我也一分錢沒自用,全部甚至又搭上自己的工資又救助了一些貧困大學生和大病重病群眾,我覺得這樣更好些,更有價值些。我十分愧疚和懺悔,總覺著對不住和虧欠老伙計們的。
說實話,這些年來,會長和老伙計對我十分尊重,十分支持,十分幫助,我也十分感謝。沒有他們我難以取得如此多的成果,沒有他們我也不會有那么大的力量和智慧,我和他們是慈善緣份,是難以割舍的同線戰(zhàn)友,是知己相親的老友,這一生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可以說,我這一生最快樂、最舒心、最有成就的就是在慈善總會,這是晚年慈善給我的福祉。所以越是這樣,我就越愿寫,越愿為慈善奉獻,這是我的真實感受,我當為慈善繼續(xù)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