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召金 潘偉權 黃敏輝 麥堅凝 陶建平
小兒手足口病是以發(fā)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xiàn)丘疹、皰疹為特征的傳染病[1],引發(fā)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為主[2-3]。部分重癥患兒疾病發(fā)展可引起多種并發(fā)癥[4-7],嚴重者甚至發(fā)生死亡[8]。因此,準確的診斷、合理的治療、病情的監(jiān)測是極其重要的,在臨床上具有重要意義[9]。為進一步探究患兒血清中CK-MB、cTnT、PA水平與手足口病病情的相關性,本研究以90例手足口病患兒為研究對象,觀察、分析三者水平變化特點,旨在為明確以上指標在臨床觀察中的作用,為進一步研究提供理論基礎,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兒213例,經知情同意,進入本研究90例。其中,選取45例重癥患兒為重癥組,45例非重癥患兒為普通組,同時選取45例健康兒童作為對照組。重癥組男26例,女19例,平均年齡(4.26±1.25)歲;普通組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齡(4.19±1.14)歲;對照組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齡(1.20±1.20)歲。三組患兒的性別、平均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測方法 分別于患兒入院、治療8 d后次日7:00空腹抽取靜脈血。測定cTnT、CK-MB、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cTnT測定采用雙夾心EIA法,CK-MB測定采用免疫抑制法。檢測儀器為日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清PA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使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對本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多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三組患兒實驗室指標比較,重癥患兒和普通患兒CK-MB水平、cTnT水平均明顯高于健康兒童,PA低于健康兒童,且經治療后,CK-MB水平、cTnI水平明顯下降,PA明顯上升,接近正常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三組患兒CK-MB、cTnT、PA水平比較(x-±s)
重癥組患兒中,危重癥患兒9例,重癥患兒36例,主要表現(xiàn)在神經系統(tǒng)13例,呼吸系統(tǒng)32例,危重癥患兒全部轉入廣州市婦兒中心進行治療,重癥患兒中轉院19例,17例患兒繼續(xù)于本院治療,共死亡6例;危重癥患兒好轉4例,死亡5例,重癥患兒治愈10例,好轉23例,無效3例,普通患兒治愈35例,好轉6例,轉重癥4例。
小兒手足口病是一種急性傳染病,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病原體以柯薩奇病毒A16型為主,同時A5、A6、B2、EV71也可以引起本病。該病多發(fā)生在夏季,患兒和隱性感染者均為傳染源,傳播途徑主要以消化道、呼吸道和親密接觸為主。重者會引發(fā)不同的并發(fā)癥,且有文獻報道,如果患兒病情嚴重,并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病情發(fā)展迅速,可并發(fā)暴發(fā)性心肌炎,甚至危及患兒生命。因此,準確的診斷、合理的治療、病情的監(jiān)測是極其重要的,在臨床上具有重要意義[10]。
當患兒的心肌細胞被感染并受到損害時,心肌酶便釋放入血,導致患兒中毒。CK主要分布于患兒的心肌、腦、骨骼肌等組織器官中,當CK所在的組織或器官出現(xiàn)不同類型的肌萎縮時,血清CK的活性均明顯增高,因此,CK的活性明顯升高,對病毒性心肌診斷有重要臨床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手足口病重癥患兒和普通患兒CK-MB水平、cTnT水平均明顯高于健康兒童,PA低于健康兒童,且患兒經治療后,CK-MB水平、cTnI水平明顯下降,PA明顯上升,接近正常水平,提示CK-MB、cTnT、PA水平均對患兒病情的變化有一定的監(jiān)測作用,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周伯平.腸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
[2]鄧慧延.手足口病患兒血清心肌酶、肌鈣蛋白檢測與心電圖的改變及其臨床意義[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3,31(10):1540-1541.
[3]吳梅青.手足口病患兒心肌酶及心電圖特點及臨床意義[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6(1):91-92.
[4]黃惠綿.健康教育對手足口病患兒家長的影響[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3,15(21):99-121.
[5]祐紅瑞.手足口病418例臨床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3,17(18):2515-2516.
[6]鄭禮林.591例手足口病患兒臨床實驗室分析及分類管理治療[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4,27(11):648-686.
[7]李暉.2008年廣東兒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及病原學相關臨床特征分析[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3,37(12):7531.
[8]田玲.手足口?。‥V71)防治[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29(3):253-256.
[9]宋金萍.心電圖在兒童病毒性心肌炎診斷中的價值[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13,30(7):583-584.
[10]盧婉玲.手足口病患兒心肌酶譜檢測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8(4):407-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