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品管圈(QCC)在降低N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應用與研究。方法 2015年1月~6月NICU患者共600例,其中360例患者為觀察組,實施QCC管理;其中240例患者為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NICU管理。兩組性別、年齡及臨床疾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主要評估兩組VAP發(fā)生率、機械通氣和住NICU時間,急性生理學、慢性健康評分和急性生理評分。結果 觀察組VAP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機械通氣和住NICU時間均低于對照組(P<0.05),APACHEⅡ和SOFA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QCC可降低NICUVAP患者感染率,對患者治療和生活質量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關鍵詞:品管圈;N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品管圈指的是由同一部門的人員自動自發(fā)地進行品質管理活動所組成的小組,小組成員在自我啟發(fā)、相互啟發(fā)的原則下,應用品管各種統(tǒng)計手法作工具,以全員參與的方式對自己工作場所的質量管理品項進行分析,解決存在的問題,以達到不斷對自己的工作現(xiàn)場進行維持與改善的活動[1]。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指應用機械通氣治療48h后和停用機械通氣拔除人工氣道48h內發(fā)生的肺部感染性炎癥。據(jù)統(tǒng)計我科NICU病房2014年全年VAP感染率為31.267%。為了降低我科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率,從而達到縮短平均住院日,降低患者費用,減輕患者痛苦,積極開展QCC管理[2]。為了解QCC管理對降低NICU內VAP患者感染的臨床效果,對本院2015年1月~6月應用QCC管理在NICU中的應用進行研究與分析,為臨床防治VAP提供依據(jù)與防治策略?,F(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本院2015年1月~6月NICU患者共600例,其中360例患者為觀察組,實施QCC管理;其中240例患者為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NICU管理。兩組性別、年齡及臨床疾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針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引入QCC管理理論,通過重視程度、效益性、迫切性及可行性、預期效果對3項問題選定\"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為活動主題,成立QCC小組,圈名為\"LuckyStar圈\",設圈長1名,主持圈活動,圈員6名,輔導員2名。品管圈的整個過程由十個主要步驟組成:選定課題、現(xiàn)狀分析、目標建立、原因分析、制訂措施計劃、組織實施、檢查效果、規(guī)范標準化、遺留問題及今后打算、總結成果資料。
2應用實踐
2.1確定圈名和設置圈徽 針對\"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改進特點,確定以\"Lucky Star圈\"為品管圈圈名,圈名大意是:圈徽中所表現(xiàn)的是靠人的雙手創(chuàng)造奇跡,給他人帶來幸運,解決困難。 Lucky Star圈成員希望給身邊每一個人都帶來幸運。
2.2選題 選題是品管圈活動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6 名成員根據(jù)上級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選題四要素原則,選定\"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為品管主題,并對主題概念作標準化界定。
2.3計劃 共6個月完成該項目,運用品管手法甘特圖,制作活動計劃表,規(guī)劃現(xiàn)狀把握、目標設定、問題解析、對策擬定、實施與討、效果確認、標準化、檢討改進和成果發(fā)表各階段的實施時間。
2.4現(xiàn)狀分析 目前在NICU法仍存在很多問題,針對這些現(xiàn)象,科室決定成立品管圈,目的是為了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問題?,F(xiàn)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醫(yī)務人員、護理措施、物品環(huán)境方面、管理方面。
2.5目標建立 減少交叉感染,與同期相比降低 VAP 感染率。
2.6原因分析 運用原因分析-魚圖手法,解析事件的發(fā)生原因,針對原因探討整改策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實現(xiàn)目標。
2.7擬定與實施 圈長負責整個小組的策劃與組織,各圈員的主要負責分別為:負責科室人員的培訓;負責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聯(lián)系;負責實室檢測及質量控制;負責對整個實施過程的監(jiān)督評價;負責操作規(guī)程的制定和有關資料的收集、整理。我們對組員進行培訓,加強院感的管理,提高醫(yī)護人員的認識,并落實醫(yī)護人員手衛(wèi)生管理,每日對醫(yī)護人員手衛(wèi)生實施監(jiān)督,定期抽樣監(jiān)測手上細菌數(shù)。加強呼吸道管理,嚴格無菌操作;嚴格掌握吸痰時機和吸痰的指征,控制合適的濕化系統(tǒng),并定時檢測氣囊壓力;保持呼吸道通暢、加強口腔護理等;對一些心肺功能穩(wěn)定的患者,盡早脫機和拔管;用全自動清洗消毒機進行消毒[3]對一些反復發(fā)生的問題通過醫(yī)院規(guī)定的績效考核進行適當?shù)目鄯郑赃_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
3應用效果評價
3.1開展 QCC 活動的有形的成果 經過6個月的實施,嚴格無菌操作,手衛(wèi)生規(guī)范,床頭抬高規(guī)范,氣囊壓力正常,正確使用抗菌藥物,從而減少外源性感染可有效減少VAP的發(fā)生[4]。改同時感染管理科對我科關于VAP發(fā)生率的調查結果:2015年同期感染率從31.267%降至25.6%。
3.2開展QCC活動的無形成果通過QCC活動,圈員解決問題能力、責任心、自信心、團隊凝聚力、積極性、品管手法及和諧度均有一定程度提高。通過開會討論及頭腦風暴法的運用,有效地調動了積極性,尤其促進圈員們的腦力開發(fā),運用QCC活動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4討論
4.1 QCC 活動提升了護理品質 近年來,VAP的發(fā)生率逐年增多。而采取有效的預防性干預的理措施,對減少患者VAP的發(fā)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6個月的實踐證明,通過各項整改措施的落實到位,充分體現(xiàn)了品管圈活動對降低吸痰的外源性感染減少VAP 的發(fā)生率從而達到縮短平均住院日,降低患者費用,減輕患者痛苦,提高NICU 護理質量。
4.2 QCC 活動對護理文化的影響力 通過QCC活動,提高了小組成員的向心力及集體榮譽感,培養(yǎng)了臨床護士良好的工作態(tài)度。因此,品管圈活動中的群體文化對提高醫(yī)院形象、開展優(yōu)質護理、提高滿意度都有積極可持續(xù)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鐘朝嵩.品管圈實物[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9.
[2]陳法余,張儉,林樂清,等.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及病原菌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2):3687-4788.
[3]陳旭慧,葉海虹,艾夢婷.品質管理圈活動在手術室高值物品管理中的運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7A):66-68.
[4]倪淑紅,顏喜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預防研究進展[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5):2356-2357.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