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顱腦外傷昏迷極易出現(xiàn)下呼吸道感染,大大降低老年顱腦外傷昏迷患者的治療效果,而且還會增加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本文重點分析老年顱腦外傷昏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險因素,并提出老年顱腦外傷昏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療措施,旨在減少下呼吸道感染率,改善促進老年顱腦外傷昏迷患者的預后。
關鍵詞:老年顱腦外傷昏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險因素;治療對策
1前言
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顱腦外傷患者極易出現(xiàn)感染現(xiàn)象,特別是陷入昏迷的顱腦外傷患者。治療老年顱腦外傷昏迷患者的有效手段是應用呼吸機和建立人工氣道,但是也容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颊咭坏┏霈F(xiàn)感染,就會加重顱腦損傷。
2分析老年顱腦外傷昏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相關危險因素
2.1患者年齡較大,體機體免疫力低下 老年顱腦外傷昏迷患者的年齡較大,這些高齡患者通常伴隨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疾病,再加上自身器官功能衰退,因此高齡患者的機體免疫力低下。另一方面,老年顱腦外傷昏迷患者的呼吸道黏膜開始出現(xiàn)萎縮現(xiàn)象,而且纖毛的活動能力開始降低,甚至患者的排痰、咳嗽等功能也開始衰退,導致患者不能正常排出下呼吸道分泌物,從而造成下呼吸道阻塞,而患者吸進去的病原菌就會停留在下呼吸道,因此患者極易出現(xiàn)感染現(xiàn)象[1]。
2.2氣管切開導致病菌進入呼吸道 氣管切開之后,老年顱腦外傷昏迷患者的氣道徹底開放,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呼吸道的過濾功能和自然防護屏障,另外。頻繁負壓吸痰會造損壞患者的呼吸道,因此空氣中的病原菌可以肆意進入呼吸道,并且在呼吸道繁殖,大大提高了下呼吸道細菌感染率[2]。
2.3應用呼吸機導致病菌進入呼吸道 老年患者的呼吸道黏膜比年輕人更容易損傷。 老年顱腦外傷昏迷患者長期應用呼吸機,導致呼吸道黏膜受損,呼吸道黏膜受損后,對患者的的生理防御功能造成了很大的損害。另外,呼吸機管道中的冷凝水如果未經(jīng)嚴格消毒,那么細菌就會在冷凝水大量繁殖,當醫(yī)務人員移動管道或者患者移動體位時,大量繁殖細菌的冷凝水就會進入下呼吸道,最終引起感染[3]。
2.4重度昏迷增加呼吸道感染率 老年顱腦外傷昏迷患者由于纖毛活動能力及呼吸道黏膜功能降低,咳嗽反射減弱,導致患者難以排出下呼吸道分泌物,因此需要反復吸痰,反復吸痰的危害則是損傷呼吸道黏膜,從而使得排痰更加困難,最終使得下呼吸道分泌物儲留,提高了呼吸道感染率。另外,處于重度昏迷的患者的由于吞咽功能下降,當顱腦外傷時顱內(nèi)高壓引發(fā)嘔吐,患者極易出現(xiàn)誤吸現(xiàn)象,導致胃內(nèi)容物進入患者的呼吸道,在很大程度上加重呼吸道黏膜損傷程度,從而使呼吸道阻塞更為嚴重,最終增加了感染機會。格拉斯哥昏迷評分越低,患者昏迷時間越長,下呼吸道感染率越高。
2.5患者合并基礎疾病 老年顱腦外傷昏迷患者由于年齡較大,機體功能逐漸衰退,另外大多數(shù)患者都合并有糖尿病、肺部慢性疾病、支氣管疾病等基礎疾病,導致患者的免疫功能急劇下降,難以抵抗病原菌的入侵,因而出現(xiàn)感染現(xiàn)象。
2.6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 相關研究資料顯示,二次感染率或者多種感染率高達76.1%,主要原因是患者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導致菌群失調(diào),導致體內(nèi)出現(xiàn)耐藥菌株,最終引起感染。
3老年顱腦外傷昏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療措施
3.1定期消毒,加強管理探視人員和陪護人員 確保室內(nèi)的空氣流通,并定期進行消毒,同時消毒隔離患者分泌物、患者物品。另一方面要加強對探視人員和陪護人員的管理,盡量限制室內(nèi)人數(shù)進出的數(shù)量和次數(shù),避免探視人員和陪護人員帶進細菌,從而減少污染。
3.2重視無菌操作,減少侵襲性操作 有關院內(nèi)感染的規(guī)章制度,醫(yī)務人員和患者必須要嚴格遵守,同時要盡量避免侵襲性操作。另外無菌觀念要貫穿在各個階段,并且要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同時加強對患者的護理,預防交義感染,降低患者的感染率。
3.3及時治療腦損傷,改善腦組織供氧 老年顱腦外傷昏迷患者需要及時接受顱腦損傷治療,從而使顱內(nèi)壓降低,阻礙腦水腫的出現(xiàn),同時還需要給予患者腦保護治療,使患者的腦組織供氧得到改善,確保腦功能快速恢復。
3.4及早行氣管切開,加強對患者的護理 顱腦外傷后持續(xù)昏迷的患者,如果患者需要進行氣管切開,那么行氣管切開越早越好,這樣才能將呼吸道分泌物有效排出,確保患者的呼吸道通暢。另外,氣管切開過程中要重視無菌操作,并且給予患者全身營養(yǎng)支持治療,從而將患者的抵抗力提高,盡量避免感染。此外,需要給予氣管切開患者相應的優(yōu)質(zhì)的護理,有效排出下呼吸道分泌物。
3.5定期檢查儀器設備 相關人員必須要定期檢測相關器械,對于管道內(nèi)冷凝水、呼吸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需要進行細菌培養(yǎng),一旦出現(xiàn)問題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從而減少感染率。
3.6積極進行藥敏試驗動態(tài)檢測和病原學檢查 顱腦外傷所致昏迷患者由于下呼吸道感染率非常高,而且二次感染及多重感染相對嚴重,因此醫(yī)務人員要積極進行藥敏試驗動態(tài)檢測和病原學檢查,并且要指導患者正確使用抗生素,從而減少病菌耐藥情況的發(fā)生率。
3.7加強對患者的護理 顱腦外傷所致昏迷患者最好取平臥位,同時將患者的頭偏向一側,并且要定期定時拍背翻身。給予患者吸痰時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確?;颊叩臍獾劳〞?。另外,相關人員給予患者吸痰時動作必須要輕柔。需要注意的是,負壓吸力堅決不能太大,否則將會對呼吸道粘膜造成損傷。為了減少細菌滋生,護理人員要加強口腔清潔護理。為了預防發(fā)生褥瘡,護理人員要積極為患者做好皮膚護理。與此同時,護理人員要積極與患者溝通,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和呵護,積極開導患者,消除患者的寂寞、焦慮、抑郁、恐懼等不良情緒,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患者的治療。
4結論
老年顱腦外傷昏迷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險因素有很多,對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并針對危險因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才能有效改善老年顱腦外傷昏迷患者的預后,促進患者的康復。
參考文獻:
[1]陳志斌,陳藝壇,葛慧珠,等.顱腦損傷昏迷患者并發(fā)肺部感染臨床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3,9(32):425-426.
[2]劉又寧,趙鐵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體組成、耐藥現(xiàn)狀及對策[J].國外醫(yī)學(呼吸系統(tǒng)分冊),2012,12(09):952-954.
[3]劉進,葉碎林,王偉明,等.CT環(huán)池改變及腦干聽覺誘發(fā)電位對重型顱腦外傷患者觀察病情及判斷預后的價值[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3,2(42):635-636.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