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良好的口語表達是師范生的必備能力和基本素質(zhì),可是在口語表達訓練中學生不同程度地表現(xiàn)出緊張、膽怯等不良心理素質(zhì)。本文旨在分析學生常見的消極心理、形成的原因以及教師如何進行調(diào)適,以達到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師范生 口語表達能力訓練 消極心理 心理調(diào)適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5(a)-0000-00
能夠準確、清晰、生動地表達是師范生的必備能力,也是將來從業(yè)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zhì),可是在口語表達訓練中我們看到,學生常常會出現(xiàn)面紅耳赤、表情木訥、手足無措、聲音發(fā)顫、詞不達意、語無倫次等現(xiàn)象,這是學生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在作怪。這就提示教師在受心理機制控制的口語活動中,心理素質(zhì)的優(yōu)劣將直接影響口語表達的成敗,所以只有幫助學生做好心理調(diào)適,才能打開口語表達成功的大門,因此教師不能忽視的一個任務就是運用各種方法幫助學生克服消極心理,使之以正常和積極的心態(tài)來面對口語表達能力訓練。
1學生常見的消極心理
1.1膽怯
這是口語表達最大的敵人,有這種消極心理的學生害怕當眾說話,害怕自己表現(xiàn)不好、害怕別人的評價。重重的顧慮帶來的后果是總希望把自己隱藏在角落里,沒有表現(xiàn)的欲望,即使對某事有感,偶爾有想表達的沖動,也因瞻前顧后,猶猶豫豫而錯過機會。膽怯的學生由于思想負擔較重,反而更容易出紕漏,而一旦出了差錯又會使自己的情緒一落萬丈,進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
1.2緊張
心理學和生理學已經(jīng)證明:人為的緊張也是控制人的思維活動的一種障礙。學生面對一對一的口語表達會覺得比較輕松自在,可是當聽眾增加到幾十人甚至上百人的時候,學生的緊張情緒就會隨著觀眾數(shù)量的增加而成正比的上升。面對無數(shù)雙眼睛和許多陌生的面孔時,大部分學生都會不自覺地產(chǎn)生一種“孤獨感”和“危機感”,尤其是平時很少有機會上臺發(fā)言的學生,這種陌生感尤為強烈。
1.3求勝心切
學生們希望把自己最優(yōu)秀和靚麗的一面展現(xiàn)給同學,這本無可厚非,可是有一些學生過于自信,過高要求自己,總期望完美無缺,一鳴驚人,這就等于在口語表達中人為地給自己制造了壓力,增加了心理負擔,反而會影響能力的正常發(fā)揮。這樣的學生一旦失誤,又往往不能正確地看待失敗,使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嚴重的打擊。
1.4自卑
我校一大部分學生來自農(nóng)村,由于家庭環(huán)境、眼界見識、社會交往、普通話水平等方面處于劣勢,這些學生容易出現(xiàn)性格內(nèi)向、心理自卑等心理缺陷,他們懷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容易受他人評價的影響,不善于排解甚至放大消極體驗,在口語表達訓練中明顯地缺乏勇氣和積極性。
2學生消極心理形成的原因
2.1年齡因素
我校學生的入學年齡大約15——17歲之間,幾乎全部為女生。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和叛逆期,她們敏感、焦慮、自尊心和自我意識增強,渴望被人理解和認可,但又往往封閉自己,不愿意表現(xiàn),尤其是女生還容易害羞,而學生的這些特點正與口語訓練課的性質(zhì)和特點背道而馳,從而增加了教師在口語課上調(diào)動學生參與口語活動的難度。
2.2教育缺陷
我校學生是初中畢業(yè)為起點的大專層次師范院校。初中的語文重“讀”和“寫”,輕“聽”和“說”應試教學模式,很少給學生提供口頭表達的機會,所以學生在口語表達訓練中常常出現(xiàn)怕羞、膽怯、緊張,思維不活躍,語匯貧乏,反復羅嗦,詞不達意,語病較多,駕馭語言的能力較差等問題,語文教育失敗之一就是使學生在口語表達方面存在著明顯的短板。
2.3性格因素
學生的性格千差萬別,總體上可分為內(nèi)向型和外向型,二者在口語表達上差異顯著。而內(nèi)向型的學生不善言談,不愛表現(xiàn),一說話就面紅耳赤、結(jié)結(jié)巴巴,與外向型的學生相比在口語表達上有著先天上的性格缺陷。
2.4準備不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是學生應該懂得的道理,但是由于懶惰或缺少經(jīng)驗等原因,學生在口語表達前往往在心理上、內(nèi)容上或熟練程度等方面準備不充分,致使上場后沒有成竹在胸的把握,自然而然就會膽怯和緊張,進而造成口語表達上的失誤。
3對學生進行心理調(diào)適的策略和方法
3.1優(yōu)化課堂氛圍
在口語表達訓練中,教師如果能夠營造一種寬松、愉快、溫馨的氣氛,就有可能使學生的思維清晰和加速,從而促進學生的內(nèi)部語言轉(zhuǎn)化為順暢的外部語言。
(1)放下包袱,輕裝上陣。
學生雖然存在怕丟丑的心理,可是他們也想掌握一身本領和技能,也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所以我們要抓住學生的這種上進心理,強調(diào)口語表達對一名師范生的特殊意義,讓學生知道這不僅是一個人綜合素質(zhì)的體現(xiàn),更是一名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同時還要讓學生了解一個事實:緊張是人類的通病,世界上90%以上的人害怕當眾說話,連著名的演講家林肯也承認:在最初的幾次演講中,總是會有一陣陣畏懼襲上心頭。所以“要想明天說得棒,別怕今天出洋相”,讓學生懂得:口語表達中關鍵點不是說得好不好的問題,而是敢不敢說的問題。引導學生從根本上放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以積極勇敢的心態(tài)來面對口語表達中的挑戰(zhàn)。
(2)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與學生心靈的理解和溝通是醫(yī)治學生不良心理的一劑良藥。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客觀地評價自我,制定切實可行的個人目標;其次引導學生擁有一份平常心,正確地看待失敗,不奢求一鳴驚人,只要盡力而為,腳踏實地;教師還要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心,對學生一次次勇敢的登臺,一點點靈感的閃光,一朵朵智慧的火花都給以衷心的肯定,讓學生體驗成功的興奮、進步的喜悅、認可的滿足,讓學生從教師贊許的目光、鼓舞的話語中感受到教師的情誼,以汲取投入口語表達訓練的勇氣。
(3)平等民主,關系和諧
作為課堂引導者和指導者的教師,對學生及時肯定和鼓勵的同時,對學生的失誤也要明察秋毫。以小心呵護學生自尊心為前提,尊重學生的個性表達方式;在點評時,把握好語言的分寸和尺度;在指正問題時,注意學生的可接受程度;對于學生的不足,不急于求成,不打擊學生的自信,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開端,使學生不退縮、不沮喪,充滿信心和勇氣??傊啾頁P,少批評,建立平等、信任的師生關系,形成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創(chuàng)設利于消除學生消極心理的訓練環(huán)境。
(4)教授方法,適時調(diào)節(jié)。
教師要教給學生一些簡單方法,指導學生主動地進行自我心理調(diào)控。比如在上臺前做一個深呼吸,眺望一下遠景,做一點運動,跟同學聊聊天等等,這是運用生理調(diào)控法來轉(zhuǎn)移注意力;再如不斷地告訴自己“我能行”,回憶自己的成功經(jīng)歷,強化自己的獨特優(yōu)勢,運用心理暗示法:假設聽眾一無所知等等,這是運用心理調(diào)控法來夸大自己的優(yōu)勢,以減輕心理負擔。教師通過培養(yǎng)學生控制消極情緒的自覺性,來盡可能減少不良心理對學生口語表達形成的消極影響。
3.2優(yōu)化訓練內(nèi)容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能夠?qū)谡Z訓練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就會自然生成參與口語訓練的積極性,從而淡化消極心理。因此教師要在訓練內(nèi)容、形式、方法上下功夫,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的方法來消除學生消極心理。
(1)訓練內(nèi)容多種
口語訓練內(nèi)容的安排力求科學性和實用性相結(jié)合,訓練材料的選擇貼近學生生活,適合從業(yè)要求;訓練內(nèi)容的確定由淺入深;訓練目標的制定切合學生實際,讓學生使使勁摸得到,跳一跳夠得著。訓練過程循序漸進,由最基礎的發(fā)音到情境活動,由一分鐘說話到幾分鐘發(fā)言,由座位上說話到講臺上陳詞,由背稿式朗誦到即興演講,由單純模仿到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以此來誘發(fā)學生口語表達訓練的興趣。
(2) 訓練形式多樣
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分年級有梯度、有側(cè)重地安排多種訓練形式:一年級安排普通話、語音技巧、朗誦、態(tài)勢語、講故事訓練;二年級安排兒童戲劇表演、演講和辯論、即興發(fā)言、教育教學性訓練。同時教師要有創(chuàng)意地安排訓練形式,力求新穎活潑,吸引學生,如訓練朗誦時要幫助學生配樂,講故事時要講前設計體態(tài)語、兒童戲劇表演時帶領學生制作背景、道具和音效等等。把競爭性和趣味性引進口語訓練課堂,設計游戲性競賽、分組賽、對抗賽、接力賽,建立師生共同參與的全方位評價體系,以調(diào)動學生參與口語訓練的主動性。
(3) 訓練方法多變
構(gòu)建課內(nèi)外結(jié)合的訓練方法和體系,在學校建立推普角和推普專欄,成立廣播站,組織口語第二課堂活動小組,拓展口語訓練的多種渠道;在班內(nèi)成立互助小組,在不同年級中建立聯(lián)誼班,用優(yōu)秀帶到一般,用老生帶動新生,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利用課余時間參加小學和幼兒園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對教師的口語表達形成感性上的認識;組織全校或年級的講故事、演講、辯論、兒童戲劇表演等口語比賽或展示活動,給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展示平臺,以激發(fā)學生投入口語活動的積極性。
(4) 訓練手段靈活
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給口語訓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在普通話的發(fā)音訓練時,可以利用語音教室進行聽說練習;在講故事訓練時,可以使用音像設備讓學生聽董浩或鞠萍姐姐講故事的錄音;在演講和辯論訓練時,可以讓學生觀看 “獅城舌戰(zhàn)”大學生辯論會的現(xiàn)場錄像;在教育教學性說話訓練時,利用微型課教學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在看圖說話訓練時,利用實物投影儀把實物引入課堂;在即興發(fā)言訓練時,運用多媒體再現(xiàn)形象、逼真的生活場景,總之利用現(xiàn)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快速地進入活動情境,用激活學生熱情的方式來擺脫消極情緒的困擾。
我們堅信只要教師有意識地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無條件地傾注關心和愛護,努力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下功夫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一定能夠在教師口語訓練中消除學生的消極心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zhì),使他們成為適合未來需要的小學和幼兒園教師。
參考文獻
[1] 盧澤賢.中職生口語交際能力差的成因及對策[J].文學教育,2006(12).
[2] 崔紅.幼師生口語交際訓練策略初探[J].新課程研究,2008(8).
[3] 廖秀艷.如何培養(yǎng)職校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J].考試周刊,2007(29).
作者簡介:白潔,女,(1968—)沈陽市藝術幼兒師范學校,高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