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可以利用交通管理和控制的方法,通過制定相應的政策去限制或鼓勵人們進行某種交通方式的選擇。本文研究人們使用私家車出行的真正出行需求,分析得出現(xiàn)有公共交通方式的不足,從而制定公共交通的改善對策達到吸引人們放棄高峰時段自駕車的目的,措施包括提高公共交通的舒適性、提高公共交通的快捷性和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同時也提出了吸引政策,樹立公交出行的榮譽感,更新人們對公共交通出行的不良印象,標本兼治,更長遠的解決城市道路擁堵問題。
關(guān)鍵詞 城市交通;擁堵;吸引
中圖分類號:U4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5(a)-0000-00
1 引言
汽車保有量持續(xù)增長,私家車出行日益常態(tài)化,道路資源有限,這些集中作用使得大城市高峰時段出行困難,同時城市道路對突發(fā)事件的承受度非常低,一個小小的事故可能就會造成大面積道路排隊、擁堵甚至癱瘓。而交通擁堵還會引發(fā)其他問題,車輛時開時停尾氣排放造成更嚴重的空氣污染,擁擠鳴笛造成噪聲污染,車輛通行不暢造成駕駛員心里煩躁、易怒等日積月累引發(fā)心理疾病等,因此對于交通擁堵必須下大力氣進行有效地治理,讓每個人都能愉快安全的出行。
2 當前存在的問題
城市交通擁堵治理早已不是新課題了,現(xiàn)有交通擁堵治理的措施有單雙號限行、車輛號牌拍賣、擁擠收費、錯峰上下班等,措施從很多角度去增加汽車購置難度和車輛使用成本從而達到降低車輛購買和使用頻率的目的,利用交通管理與控制的手段解決交通擁堵,這是很好的解決問題的思路,但是效果只表現(xiàn)在短期內(nèi),而后就會出現(xiàn)買兩輛車躲避單雙號等這樣的行為。因為當人們真正需求得不到滿足,就不會輕易改變私家車出行這種現(xiàn)在看來利大于弊的出行方式,這些措施只是治標不治本的緩解措施,因此必須從研究人們的真正需求出發(fā)去找出真正能讓人們樂于響應的治理措施。
首先,要分析人們?yōu)槭裁丛敢馐褂盟郊臆嚦鲂?,因為私家車出行更舒適——每個人都有座位和活動的空間、不擁擠,也更方便——不需要太遠的步行距離,當家里有老人和小孩或者需要帶很多東西的時候私家車更是首選,同時行動的路線和時間更自由。其次,要分析人們不使用其它出行方式的原因,人們可以選擇公交車、地鐵、輕軌、出租車、自行車等方式,但是公交車擁擠、準時性差,地鐵和輕軌擁擠、步行距離遠,出租車拒載或打不到車,自行車不適合遠距離出行,而近距離使用也不方便,因為大多數(shù)非機動車道也被機動車停車占用了,綜上所述,在現(xiàn)有的交通狀況下,在能承受購車和用車成本的條件下,人們還是會愿意選擇私家車出行。
因此,對待交通擁堵要采用博弈策略,從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出發(fā),讓私家車出行不成為最優(yōu)選擇,公共交通方式也能滿足,同時用更有吸引力的對策讓人們自愿放棄部分時段(如早晚高峰時段)而不是全部時間的私家車出行,保留人們在非高峰時段駕車的自由,這樣更人性化的措施才能更好地得到響應并取得長遠的效果。
3 城市交通擁堵改善對策
城市交通擁堵改善對策要從兩方面著手,雙管齊下,才能見效。一方面要提高公共交通環(huán)境,讓乘坐公共交通也成為舒適快捷安全的出行方式;另一方面要鼓勵人們在高峰時段放棄使用私家車而選擇公共交通,這可以通過一些吸引政策來實現(xiàn)。
(1)提高公共交通的舒適性
現(xiàn)有公共交通存在很多問題影響舒適性,導致乘車滿意度低,要讓人們放棄私家車出行,必須在公共交通的舒適性上進行提高。首先,要降低乘車的擁擠程度,對公交車應該大量縮短高峰時段的發(fā)車間隔、增加發(fā)車車次、更換老舊車型、提高公交站點的候車環(huán)境,對地鐵、輕軌等軌道交通也應在高峰時段縮短發(fā)車間隔、增加車廂提高載客率,還應該擴建線路增加其覆蓋率,給人們更多線路的選擇。其次,對公交車還要提高司機的文明駕駛,降低猛停猛拐或到站不停等不文明的駕駛行為。
(2)提高公共交通的快捷性
地鐵、輕軌等軌道交通基本避免了與其他交通的干擾,因此快捷性很好。然而公交車在通行中,與其他車輛共同使用地面道路資源,如果不實行公交優(yōu)先,很難提高其快捷性,現(xiàn)有的公交優(yōu)先措施應該在早晚高峰進行加強,因為如果要實現(xiàn)公交舒適性增加公交車輛數(shù),那么在高峰時段也應該增加公交專用道的車道數(shù),使得更多的公交車也能快速通行。公交專用信號也是必須的,這是保證公交準點率的重要條件,讓公交車也能像軌道交通一樣暢行無阻。
(3)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
公共交通不能實現(xiàn)門到門的便捷接送是很多人放棄其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大幅提高常規(guī)公交和軌道線路的覆蓋率,規(guī)劃更多的線路實現(xiàn)人們一出門就能上公交或地鐵的理想狀況。
(4)吸引政策
當公共交通的環(huán)境大幅提高,能夠滿足人們的基本出行需求,人們也不一定會放棄購買私家車,如周末外出旅行、需要攜帶大量物品出行、老人小孩出行等,因此治理城市交通擁堵不是讓人們不買車,而是在高峰時段盡量不使用私家車,而在非高峰時段保有其駕駛的自由。因此我們可以制定吸引政策,對人們在高峰時段使用公共交通進行獎勵,其獎品就是為其非高峰時段使用車輛提供方便。
私家車出行最常遇見的難題就是停車難,可以制定政策對于高峰時段使用公共交通出行每月達到一定天數(shù)的人群給予停車優(yōu)先權(quán)的獎勵。因為對策主要針對的是每天早晚高峰時段,這個時段都是上下班或上下學的人群,其乘坐公共交通都有固定的線路,可以對每個人在固定線路車輛實行實名簽到制,每個月除去周末和法定假日的天數(shù)達到90%,就可享受一定優(yōu)惠或特權(quán)。對沒有私家車的人群可以給與出行費用折扣獎勵,對已經(jīng)購買私家車的人群可以給與非高峰時段停車優(yōu)先特權(quán)或綠色通道,當然這需要在已有的停車場內(nèi)劃分出專門的停車優(yōu)先車位,特別是商業(yè)中心等停車位嚴重緊張的區(qū)域,這樣才更能提高其榮譽感,提高人們對這項對策的響應。
(5)遠期規(guī)劃
對于現(xiàn)有的城市交通擁堵除了車多路少的原因,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城市規(guī)模大導致人們出行距離遠,道路占用時間加長,因此如果能使人們在單位附近就近購房,也能減少高峰擁堵時間。這需要政府在規(guī)劃時能公平布置社會資源,如學校、醫(yī)院、公園、休閑場所等,減小各區(qū)差異,當然這是理想的設(shè)想,也需要非常長的時間去實現(xiàn)。
4.總結(jié)
解決城市交通擁堵不能只靠“限”,要從人們的真正需求出發(fā),讓人們的出行需求能在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上得到滿足,這才是能讓人們樂于改變自駕車的方法。對于樂于放棄高峰時段私家車出行的人們還應該給予鼓勵,樹立公交出行的榮譽感,更新人們對公共交通出行的不良印象,才能標本兼治,達到更長遠的道路擁堵的治理。
參考文獻
1 文國維.城市交通與道路系統(tǒng)規(guī)劃[M ].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 孔令斌.新形勢下中國城市交通發(fā)展環(huán)境變化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城市交通.2009,7(6):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