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釋卷】 " 這則成語講述的是,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ménɡ)以前不愛讀書,后經(jīng)孫權點化,刻苦讀書,手不釋卷,終于學有所成,屢(lǚ)建奇功的故事。
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沒有太多文化,孫權鼓勵(ɡǔ lì)他學習史書與兵法。呂蒙總是推說軍隊事多,沒有時間學習。孫權說:“時間要自己去擠的。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在行軍作戰(zhàn)的緊張關頭,手里還總是拿著一本書不肯放下來,為什么你就沒有時間呢?”孫權又說:“你的事情總沒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學問,只是要你翻閱一些古書,從中得到一些啟發(fā)罷了?!?/p>
呂蒙說:“可我不知道應該去讀哪些書。”孫權聽了,說:“你可以先讀些《孫子》《六韜(tāo)》等兵法書,再讀些《左傳》《史記》等歷史書,這些書對你以后帶兵打仗很有好處?!?/p>
呂蒙聽了孫權的話,回去便開始讀書學習,從此手不釋卷,并堅持不懈。他后來做了吳國的主將,有勇有謀,屢建奇功。
后人用這則成語來形容人勤(qín)奮好學,書不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