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重慶姑娘陳玉潔,6歲時父親車禍致癱,12歲時母親自殺。從此,一個風雨飄搖的家就靠她稚嫩的肩膀支撐。從16歲起,她為養(yǎng)活癱瘓的父親和年邁的奶奶,只身到縣城打工。后來為了方便照顧父親,她背父親進城務工打拼。從12歲到父親辭世時她23歲,陳玉潔用11年無怨無悔、含辛茹苦的付出,譜寫出一曲感人至深的孝老愛親之歌。2014年11月,陳玉潔榮登“中國好人榜”……
父癱母亡,12歲小丫獨撐一個家
陳玉潔1991年出生于重慶市忠縣黃金鎮(zhèn)樟木村5組。她的父親陳益春曾在新疆當過兵,退伍返鄉(xiāng)后,他為了讓妻女過上好日子,從1996年開始跟著別人跑運輸,夢想著將來能擁有一輛自己的卡車。
然而世事難料。1997年大年三十,陳益春開車跑運輸時遭遇車禍,脊柱神經斷裂,造成下半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雪上加霜的是,因肇事司機逃逸,陳家沒能拿到一分錢賠償,陳益春治病欠了親友4萬多元債務。
繁重的農活、料理家務、照顧癱瘓的丈夫……所有的重擔都壓在了陳玉潔的母親周漢群肩上。起初幾年,她咬牙挺過了,然而,遙遙無期的沉重壓力,終讓她對未來深感絕望。2003年8月,周漢群服農藥自殺。那一年,陳玉潔剛滿12歲。
母親的離世,把一個窮苦潦倒的家留給了小玉潔。當時,家里連一包鹽都買不起,懂事的陳玉潔面對躺在病床上的父親和80歲的年邁奶奶,堅強地擦干眼淚。她拿起母親丟下的扁擔,勇敢地挑起了照顧父親、借糧度日、種田養(yǎng)家的重任。
剛上小學六年級的陳玉潔,每天早上5點就要起床,做飯、給父親洗漱、喂飯,然后喂豬,忙到7點鐘以后上學。中午學校休息2個小時,她利用這個時間跑回家給父親倒尿、喂藥,收拾妥當之后又跑到學校上課。傍晚,放學鈴聲一響,陳玉潔立馬跑回家,先看看父親有什么吩咐,然后到田地里干農活、打豬草。晚上,她還要給父親洗澡、換藥、洗衣服,最后一個吃過晚飯后才做作業(yè)。當一天的瑣碎事務做完后,往往已是深夜12點。年少的陳玉潔深深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
2006年,陳玉潔初中畢業(yè)后未再升學,全身心挑起了家庭生活重擔??墒?,僅靠種那點山地,無法改變這個苦難家庭的現狀。父親的藥費、家里的柴米油鹽醬醋……盡管鎮(zhèn)上將陳家納入了低保戶,但家里每月六七百元的開銷,仍然讓陳玉潔難以應付。
“玉潔,你還是出去打工掙錢吧,何苦把青春都耗在你爸爸身上呢?他反正是永遠都站不起來了。”親鄰們考慮到陳玉潔的未來,都勸她放棄父親。陳玉潔堅定地說:“沒有爸爸就沒有我,我要留在爸爸身邊好好照顧他!”
陳益春不僅吃飯需要女兒喂,連解大小便都得靠女兒幫助,加之他因多年臥床,身上長有褥瘡,只要一天不擦藥就疼痛難忍。所以,陳玉潔不敢離開這個小山村半步。
可是,借債度日終非長久之計。2007年10月,陳玉潔的小姨將自己家中僅有的200元錢借給了陳玉潔,勸她說:“傻丫頭,別固執(zhí)了,實在不行就進城打工吧,親友們不會不管你爸爸的?!蹦棠桃补膭铌愑駶崳骸昂⒆?,放心去打工吧,我能照顧你爸!”
在親人們的鼓動下,為生活所迫的陳玉潔只得含淚告別父親和奶奶,來到離家不遠的縣城打工。
為維持一家生活16歲進城務工,從18歲起把父親帶到縣城悉心照顧
然而,因為沒有任何技能,16歲的陳玉潔在縣城求職時屢屢碰壁。想到奶奶和父親等著自己掙錢回去維持生活,她不禁無助地哭了。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終于,陳玉潔被一家茶樓招聘為清潔工,月工資300元。由于她的勤勞樸實,很快得到老板的認可。而每天6小時的工作時間,也讓她對未來有了新的打算:她決定利用業(yè)余時間,報名參加一個為期半年的電腦培訓班,希望學得一技之長,將來能找份工資更高的工作。
從此,陳玉潔每天便奔走在上班與學習的路上。別人花一天學習的東西,她只有4個小時的學習時間。但因為全心投入,半年后培訓結束,她已經學會電腦錄入和排版。學成之后,陳玉潔成了忠縣兆吉彩印有限責任公司的員工,月薪650元。剛開始缺乏工作經驗,陳玉潔工作之余就向相鄰廣告公司的同行請教。她的勤奮好學和吃苦精神,贏得了公司老板的贊賞。
每到月末,陳玉潔都要走幾十里山路趕回家,把父親和奶奶一個月的所用物品備齊,守在父親身邊盡4天孝心,然后依依不舍地離家回縣城上班。盡管辛苦勞累,但陳玉潔的心里卻是快樂的,因為她可以憑借自己的本事養(yǎng)活父親和奶奶了。
2009年,陳玉潔18歲了,小姨托人在重慶給她找了份更好的工作,極力勸說她去重慶打工。陳玉潔想,到了離家數百里的重慶,就不能每月回家看父親、幫奶奶了,沒有她,他們怎么生活啊。但她又不忍心拒絕待她如母的小姨,于是聽從小姨的安排,去了重慶。陳玉潔上班的單位是一家大廣告公司,薪水是她在忠縣的兩倍。
陳玉潔離開忠縣的那段日子,越發(fā)老邁的奶奶行動不便,她和臥床的陳益春,每天只吃陳玉潔臨走前給他們留下的方便面度日。得知這一切,陳玉潔無比難受,覺得自己丟下父親和奶奶不管的做法是錯誤的。一個月后,她沒有告訴小姨就直接回到了家鄉(xiāng)。
回到家中的陳玉潔犯難了:86歲高齡的奶奶已沒有能力照顧父親,如果自己留下來盡孝,家里又會斷了經濟來源,怎么辦?這時,忠縣兆吉彩印公司的老板張培喜打來電話,催陳玉潔去上班,陳玉潔無奈地向張培喜道出了家中的實情。張培喜沒料到陳玉潔竟有著如此不幸的家庭遭遇,不由心生同情。他建議陳玉潔把父親接到忠縣來,一邊上班一邊照顧父親,同時表示自己會盡量給予幫助。張培喜的話讓陳玉潔感動得熱淚盈眶,她同意了這個建議。
將奶奶托付給大伯后,陳玉潔決定背父親進城打工。這一天,老板張培喜專門開車將父女倆接到縣城,并幫助他們租了一間房子。從此,陳玉潔開始了邊打工邊照顧父親的艱難生活,一天到晚忙個不停。
屋漏偏逢連陰雨。2012年7月,陳益春被查出患了糖尿病。陳玉潔不顧父親的反對,先后將父親送到忠縣人民醫(yī)院和忠縣中醫(yī)院住院治療。住院的費用,合作醫(yī)療和低保政策可報銷一部分,剩下由陳玉潔支付。陳玉潔每月工資1500元,除去她和父親的生活開支300元、房租330元,剩下的全用于父親的醫(yī)藥費。為了節(jié)約護理費,陳玉潔每天自己給父親注射胰島素,給父親測血糖。
十一年如一日盡心照料癱瘓父親,“最美女兒”入選孝老愛親“中國好人”
和所有年輕女孩一樣,21歲的陳玉潔也向往愛情,并在好心人的撮合下,相過幾次親。陳玉潔長相出眾,性格溫柔,小伙子們初見她都挺動心,可是,當她向人家坦露自己的家庭情況后,對方往往就“嚇跑”了。
見女兒每一次相親,都因為家有癱父而告吹,陳益春既痛心又愧疚。女兒從小愛美,但因家庭拖累,多少年來她幾乎沒有買過一件新衣,身上一直穿的是好心人送的舊衣服。想到女兒因為他而受了那么多年的苦,如今婚姻大事還要受到影響,陳益春心如刀絞,他決定割腕結束生命,讓女兒不再受他的拖累。
這天中午,陳玉潔將從飯店打包的魚湯送回家給父親喝,看到父親的手腕正汩汩地冒著血,床邊的地上有一大攤血。陳玉潔嚇壞了,趕忙給父親止血,然后把父親送到醫(yī)院。父親脫離生命危險后,陳玉潔淚流滿面地數落他:“你是生我養(yǎng)我的爸爸,照顧你是當女兒的本分。你活著,我就是有爸爸的孩子,就感到幸福。可你怎么能做這樣的傻事呢?媽媽已經不在了,你再離開我,我不就成了無父無母的孤兒了嗎?”聽了女兒的話,陳益春掩面而泣,哽咽著說:“孩子,我錯了,以后再也不亂想了!”
2013年9月,陳玉潔背父進城打工的故事經當地媒體報道后,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人們紛紛稱贊她是“最美女兒”。忠縣相關部門為陳益春父女分配了一套兩室一廳的廉租房;忠縣殘聯也給他們送去慰問金;重慶的愛心市民來到陳玉潔家看望他們,并送上3000元善款;當地一名建筑工人慷慨捐助給他們2000元……短短兩個月,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總共向陳益春父女捐款2萬多元。
最令陳玉潔感動的是,一名在忠縣工作的好心人,親手為她父親設計制造了一款實用的滑輪車,父親可以通過這輛車下床“走動”,甚至干點簡單的家務活。
步入2014年,隨著父親病情的惡化,陳玉潔更忙碌了,每天都要在家和醫(yī)院、公司之間輾轉奔波。在公司,陳玉潔是個認真勤勉的好員工,回到家中或父親的病房里,她是一個難得的孝心女孩。
令人痛惜的是,孝女陳玉潔11年的辛苦付出,終究未能留住父親西去的步伐。2014年7月,陳益春因多種疾病惡化,在忠縣人民醫(yī)院去世。陳玉潔悲痛萬分,慟哭不止。
2014年8月初,漸漸走出喪父之痛的陳主潔,主動聯系忠縣殘聯理事長胡顯權,將好心人以前捐助給父親的醫(yī)用床和治療儀,捐獻給殘聯,希望能幫助到其他有需要的殘疾人士。
2014年11月2日,陳玉潔被評為孝老愛親“中國好人”。站在領獎臺上,陳玉潔表示將來會努力工作,盡快還清為給父親治病欠下的債務。
現在,陳玉潔已成為當地紅十字會的志愿者。她說,她要將社會好心人給予她和父親的正能量,溫暖地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