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消費需求日益增長,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更加受到關注。水稻是我國居民普遍喜愛的喜愛的糧食種類之一,在生產和栽培過程中技術如何將會嚴重影響到水稻的產量和品種。貴州地區(qū)是我國水稻種植的主要產區(qū),其水稻品種多樣化,產量高和質量高,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喜愛和好評。隨著貴州省農業(yè)產業(yè)不斷調整,水稻無公害栽培技術不斷得到了應用和發(fā)展。在水稻栽培過程中實施水稻無公害栽培,應遵守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按特定生產方式生產,從品種選擇及合理栽培、產地環(huán)境、肥料和農藥使用四個環(huán)境著手,生產出無污染的安全、優(yōu)質、營養(yǎng)稻米,并經專門機構認定。
[關鍵詞] 水稻 無公害 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08-0067-01
貴州水稻種植十分廣泛,2014年僅僅雜交水稻的種植面積就超過中290萬畝。最近幾年,隨著貴州省農業(yè)產業(yè)結構在不斷地調整和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質量提高的同時,對稻米的品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在貴州地區(qū)積極地發(fā)展水稻無公害栽培已經成為農民群眾提高糧食產量和提高稻米質量的重要途徑,為了廣泛的主導農民群眾科學合理的進行水稻栽培,現(xiàn)將水稻無公害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選擇合適的水稻品正宗
良種是水稻活的高產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進行水稻無公害高產栽培過程中,一定要根據(jù)當?shù)氐臍夂颦h(huán)境選擇生長期合適,抗病能力優(yōu)異和產量高的水稻品種,例如C兩優(yōu)華占、中浙優(yōu)1號、渝香203等品種。
2 制作苗床
苗床應該選擇那些土壤肥沃、疏松、有機質含量較高以及排水和灌溉比較方便的無污染的地塊作為苗床較為適宜。苗床制作過程中,應該按照“安全無公害食品——水稻產地的環(huán)境條件”的相關要求進行制作。在播種前三周,對選擇好苗床地進行整地和施肥,調節(jié)土壤的酸堿性,按照每畝2000公斤量施入足夠的有機肥,或者完全腐熟的家畜肥,每平方米施入完全粉碎的秸稈3公斤,過磷酸鈣0.25公斤,在播種前兩周之內,將這些肥料均勻的播撒在苗床上,對于呈現(xiàn)堿性的土地,還應該適量的向其中施入硫磺粉,然后對苗床進行翻耕,翻耕的深度維持在10~15cm之間。按培育壯苗標準做畦,保證畦的寬度在1.3m左右,畦間的寬度在0.5m左右,一般苗床的長度不會超過50m。
3 做好種子的處理工作
首先,做好曬種工作。將水稻種子中的雜質、病蟲顆粒以及不飽滿的顆粒去除,然后將種子放在晴朗的環(huán)境下晾曬3~5個小時,這樣能夠殺滅種皮表面的細菌,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其次,浸種。將曬好的種子放置于清水中清洗干凈,然后將其放置于強氯精500倍溶液中,浸種4~6個小時,這樣對預防水稻惡苗病、稻曲病有著很好的防治效果。對于稻曲病高發(fā)地區(qū)應該選擇使用40%的富士一號1500倍液浸種一天一夜,種子消毒之后,就可以進行催芽。催芽:將浸種完畢的種子濾干水分,將其裝入到一個透氣的紗布中,每天用35度左右的溫水浸潤1~2次,等到有超過80%以上的水稻種子出現(xiàn)露白之后,就可以播種了。
4 適時播種
當氣候環(huán)境溫度維持在12度左右之后,就可以進行播種,貴州地區(qū)的水稻播種時間一般在四月上旬進行,在播種過程中應該始終堅持均勻播種,少量多次的原則,每畝使用1公斤左右比較合適。
5 田間栽培管理
首先,適時移栽,合理密植。當水稻秧苗在30日齡左右,水稻生長出3~5片葉子之后就可以進行大田移栽了,按照行距和株距為0.25*0.22m-0.25*0.2的規(guī)格進行移栽,一般每畝移栽1.1-1.3萬穴比較合適,其次,做好水肥管理工作。結合整地每畝深入完全腐熟的有機肥2000公斤,在水稻生長期應該及時的施入完全腐熟的餅肥,750公斤,對于有條件的地區(qū)可以進行測土配方施肥。水稻移栽到返青和分蘗時期應該保證田間的水層保持在5cm左右,在分蘗后期應該適當進行跑水和晾田,水稻抽穗之后,應該進行淺水灌溉,在水稻收獲的前十天一定要排干凈田間的水分。
6 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6.1 做好水稻病害的防治工作
水稻在生長過程中,主要的病害有稻瘟病、紋枯病和稻曲病等幾種,對于這些疾病的防治,首先,應該做好農業(yè)防治工作。應該選擇抗病性能優(yōu)異的水稻品種,培育壯苗,科學合理的進行密植,科學調控好肥水;其次,還要做好農藥的防治工作。防治稻瘟病可以選擇使用枯草芽孢桿菌在水稻發(fā)病前或者發(fā)病初期進行田間防治,間隔一周使用一次,連續(xù)使用2~3次,或者選擇使用2%的春雷霉素AS,在水稻發(fā)病的初期進行防治,對于發(fā)病嚴重的每隔一周使用一次,連續(xù)使用2~3次。對于水稻紋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治可以選擇使用10%的井岡霉素AS在水稻出穗前一周左右進行田間防治,或者選擇在其他的阿維菌素在發(fā)病率達到20%之后,進行田間防治。在施藥過程中,應該對對準水稻的中下部進行防治,或者選擇使用抗霉素在水稻發(fā)病初期兌水噴施。
6.2 做好水稻的蟲害防治工作
水稻在生長過程中,主要的蟲害有稻飛虱、稻縱卷葉蛾和螟蟲等害蟲。在水稻栽培管理過程中,通過不斷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水稻的抗蟲性,或者采用物理和生物方法,像釋放害蟲天敵和利用害蟲趨性采用黃板或者燈光誘殺等方式對害蟲進行消殺。在進行藥物防治過程中可以選擇使用生物農藥和植物性農藥等進行防治,如蘇云金桿菌可防治潛葉蠅、負泥蟲、稻飛虱等。
7 適時收獲
稻谷95%左右成熟時即可收獲,以利高產。收割后應種植綠肥,以培肥土壤,減少有機肥的投入量,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參考文獻
[1]周長海,王寶和,白和盛,張永泰. 協(xié)優(yōu)136特征特性及其高產栽培技術[J].作物雜志. 2011(01)
[2]劉水東,何林池,徐紀嘉,郝德榮. 蘇棉18的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J].作物雜志. 2011(04)
[3]廖必長,季日鶴,王加平,吳善臻,劉小琴,葉秀明.山區(qū)煙稻兩熟“雙千”高產栽培技術[J].作物雜志. 2011(06)
[4]李桂蘭,袁美升,劉華瑞,畢勝,于崇田.馬兜鈴的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林副特產.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