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敏,河南省作協(xié)副主席,《小小說選刊》《百花園》主編,著有作品集《當代小小說百家論》《冬季》等多部。
好小說離不開一個故事核,然而寫作質(zhì)量的高下,則體現(xiàn)在作者能否調(diào)動出具有合理密度的小說藝術手段,來表述或詮釋好這個故事,即在語言、描寫、敘述、留白、思辨、剪裁乃至情節(jié)設置和營造氛圍等元素上,為之服務。所以,不會“編故事”則小說寡味,僅會“編故事”則小說流俗,個中奧妙,全憑寫作者下功夫體味。在小小說千把字的篇幅里,要寫活一兩個人物,讓它血肉豐滿;講好一個故事,一波三折,微言大義,讓讀者為之心跳動容,的確不能忽略了觀察生活的角度,小視了明辨事物的方法。因為作者在作品中提出問題的深度,解決問題的質(zhì)量,設計細節(jié)的縝密無懈,要通過思想容量的比拼,來顯示藝術品位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