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牙周病患者菌斑控制方法及作用。方法:選取牙周病患者牙菌斑控制的方法和作用進行分析。結(jié)果:臨床醫(yī)生應在治療開始前即向患者說明菌斑的危害性及菌斑控制的重要性,教會患者控制菌斑的方法,并在治療過程中隨時檢查和指導。結(jié)論:維護牙周組織的健康和牙周治療的效果,因此被稱為現(xiàn)代牙周病防治工作中成功的基石。
關(guān)鍵詞:牙周??;菌斑控制;方法;作用
[中圖分類號]R78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4-0572-02
菌斑控制是指用物理的或化學的方法消除牙菌斑和阻止菌斑形成,使牙周炎癥得到改善,從而維護牙周組織的健康和牙周治療的效果,因此被稱為現(xiàn)代牙周病防治工作中成功的基石。
1臨床資料
對我院單純牙周炎患者40例,年齡40-60歲,進行牙菌斑控制管理。菌斑控制的方法比較多,有機械法和化學法。目前仍以機械清除菌斑的效果最為確定,口腔衛(wèi)生指導也是以機械法清除菌斑為主。臨床醫(yī)生應在治療開始前即向患者說明菌斑的危害性及菌斑控制的重要性,教會患者控制菌斑的方法,并在治療過程中隨時檢查和指導。
2菌斑顯示的方法
菌斑顯示劑能將菌斑染色,便于觀察。常用的菌斑顯示劑如中性紅和四碘熒光素鈉等溶液或片劑。溶液使用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涂布法,將蘸有菌斑顯示劑的棉球輕輕涂布于全口牙的頰舌及鄰面,約一分鐘后漱口,牙面上著色的部位即為菌斑;另一種方法將菌斑顯示劑滴在患者舌尖,令其用舌尖舔各個牙面,然后漱口,菌斑即可被顯示?;颊呙看尉驮\時,醫(yī)生可用菌斑顯示劑檢查并記錄其菌斑控制情況,并將結(jié)果反饋給患者,以鼓勵并增強患者控制菌斑的信心。
為了檢查患者自我菌斑控制的效果,可用國際上廣泛采用的菌斑記錄卡記錄菌斑的量。
記錄方法:每個牙分4個牙面,凡顯示有菌斑的牙面,可在卡的相應部位的格內(nèi)畫道,然后計算有菌斑牙面的百分率,計算方法如下:被檢牙的總數(shù)×4=牙面數(shù);有菌斑的牙面數(shù)/牙面數(shù)×100=菌斑牙面百分率
根據(jù)菌斑記錄卡反映的信息,通過患者在首次染色記錄時,百分率較高,但在接受菌斑控制知識教育后,一般都能認真地按要求執(zhí)行,菌斑記錄的百分率都會明顯下降。若已小于20%,則已屬基本被控制。
3菌斑控制的方法
菌斑控制的方法很多,有機械的方法和化學的方法,以機械清除牙菌斑的效果最為確切。
3.1刷牙
刷牙是自我清除菌斑的主要手段,設計合理的牙刷和正確的刷牙方法能有效地清除菌斑(詳見口腔預防學)。對于牙周病患者清除菌斑的重點是齦溝附近和鄰牙間隙,以水平顫動法(Bass法)較為適宜。本法應選用軟毛牙刷,以避免損傷牙齦。
3.1.1Bass法的要點將刷頭放于牙頸部,與牙面成45°角,毛端向著根尖方向,輕輕加壓,使毛束末端一部分進入齦溝,一部分在溝外并進入鄰面。牙刷在原位作近遠中向水平顫動4~6次,顫動時刷毛移動僅約1mm,可將齦緣附近及鄰面的菌斑揉碎并從牙面除去。刷上下前牙的舌面時,可將牙刷頭豎起,以刷頭的前部接觸近齦緣處的牙面,作上下的顫動。依此移動牙刷到鄰近的牙齒,重復同樣的動作。全口牙齒應按一定的順序刷,并做到“面面俱到”,勿遺漏。
3.2豎轉(zhuǎn)動法(Rolling法)適用于有牙齦退縮者??蛇x用中等硬毛或軟毛牙刷,刷毛不進入齦溝,牙刷不會損傷牙齦,且去除菌斑的作用較為有力。其方法要點如下:刷毛先與牙齒長軸平行,毛端指向牙齦緣,然后加壓轉(zhuǎn)動牙刷,使刷毛與牙齒長軸成45°角。轉(zhuǎn)動牙刷,使刷毛由齦緣刷向面方向。每個部位刷5~6次,然后移動牙刷位置。以上兩種方法也可綜合運用,以取得較好的效果。鄰面清潔措施良好的刷牙方法只能清除約70%的菌斑,在牙齒的鄰面常遺留菌斑,需采用相應方法清潔。
3.3化學藥物控制菌斑應用有效的化學藥物來抑制菌斑的形成或殺滅菌斑中的細菌是控制菌斑的另一途徑。洗必泰溶液又稱雙氯雙胍己烷溶液,是一種廣譜抗菌斑劑,為二價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可與細菌細胞壁的陰離子結(jié)合,從而改變細菌表面結(jié)構(gòu),提高胞壁通透性,殺死細菌。洗必泰化學結(jié)構(gòu)穩(wěn)定,作用時間長,毒性小,不易產(chǎn)生抗藥性。用其0.2%溶液含漱每日2~3次,可抑制菌斑的形成。其副作用為對口腔粘膜有輕度刺激,牙石、舌背易染色,有苦味等。甲硝唑含漱液為抗厭氧菌感染藥,用其含漱能抑制牙周常見厭氧菌,當濃度達到每100ml含3.125mg時,放線菌也被抑制。因此該藥對防治齦炎、齦出血、口臭、牙周炎有良好療效,且對口腔粘膜無刺激反應。
4特殊人群的菌斑控制
特殊人群是指年齡幼小或因疾病而缺乏自理能力的人群,需要他人的幫助控制菌斑。幼兒在乳牙萌出后,家長可用棉簽或軟塑料刷為其擦拭牙面。手的動作不便或弱智的患者,可用電動牙刷?;杳曰颊呋蛑参锶?,可由他人用棉簽蘸化學抗菌劑擦洗牙面和口腔。口腔內(nèi)各種手術(shù)后的患者,除用含漱劑含漱外,對手術(shù)區(qū)以外的牙面仍需用常規(guī)刷牙來控制菌斑。
5討論
菌斑控制是醫(yī)者和患者共同協(xié)作的工作,必須要有雙方的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應及時記錄并獲得反饋的信息,以便確立信念,重新建立維護口腔衛(wèi)生的習慣。為了取得好的牙周病治療效果,治療前醫(yī)師需告知患者菌斑控制的重要性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口腔衛(wèi)生指導。單純控制齦上菌斑不做齦下刮治,這樣雖然可使牙齦炎癥減輕,但無臨床附著增加。齦下刮治后不控制齦上菌斑治療效果不佳,許多研究顯示,即使進行了認真的齦下刮治,若不保持控制齦上菌斑,3個月后齦下菌斑又會恢復到治療前的水平,牙齦又會出現(xiàn)炎癥表現(xiàn),患者又有刷牙出血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