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眼部程序化護理對機械通氣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的預防效果。方法:選取2012年2月-2014年6月本院急診ICU收治的昏迷或使用深度鎮(zhèn)靜、肌松藥物的患者48例,記錄患病情況,對其進行眼部程序化護理,觀察結果。結果:對機械通氣患者暴露性角膜炎進行部程序化護理后,眼球混合性充血,角膜損傷深度,角膜潰瘍面基,角膜血管翳均有明顯的好轉。結論: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患者眼部情況的評估、重視患者的眼部清潔,防止眼部干燥、預防結膜水腫,減少危重患者眼部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從而更好服務于臨床危重患者。
關鍵詞:暴露性角膜炎 程序化護理 眼科
[中圖分類號]R77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4-0413-02
角膜是眼睛最前面的透明部分,覆蓋虹膜、瞳孔及前房,并為眼睛提供大部分屈光力。角膜有十分敏感的神經末梢,如有外物接觸角膜,眼瞼便會不由自主地合上以保護眼睛。暴露性角膜炎是指多種原因導致的眼瞼閉合不全和角膜暴露,致使淚液蒸發(fā)過度,進一步引起角膜干燥、角膜上皮損害的疾病。暴露部位角結膜失去光澤、干燥,常見為角膜下1/3處或瞼裂區(qū)水平帶狀干燥,點狀或片狀上皮糜爛或缺損,重者可累及全角膜,更嚴重者可發(fā)生角膜水腫、溶解、繼發(fā)感染和穿孔。腦干出血患者常因昏迷、而癱導致上瞼閉合不全,引發(fā)角膜干燥、炎癥浸潤,重者可出現角膜潰瘍、角膜穿孔。如果不注意預防和護理,容易發(fā)生角膜感染、潰瘍甚至穿孔和失明。筆者對收治的48例ICU危重患者,通過重視眼部的護理和預防,取得理想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2年2月-2014年6月本院急診ICU收治的昏迷或使用深度鎮(zhèn)靜、肌松藥物的患者48例,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齡14-78歲,平均39歲。原發(fā)病為重型顱腦損傷29例,腦出血8例,心肺復蘇后11例,因各種原因致呼吸衰竭進行機械通氣而使用鎮(zhèn)靜和(或)肌松藥10例。入院后經檢查發(fā)現伴發(fā)上瞼閉合不全、暴露性角膜炎。其病變深度只局限于淺層俑膜上皮層淡癥浸潤28例(30只眼),病變達深層(前彈力層、角膜基質層)10例(10只眼)。
1.2護理方法
局部處理及用藥。發(fā)病后即可滴甲基纖維素3~4次/日。本品能附著在角結膜上形成一層保護膜,從而起到潤滑及保護作用。另外此藥可在術前用起預防作用。首先,清理眼部分泌物,然后按摩瞼緣,排出瞼板腺開口處脂質栓。采用3%聚維酮碘原液醇灼角膜潰瘍,再用0.9%生理鹽水沖洗結膜囊及睫毛根部。最后0.5%左氧氟沙星眼液點眼。透明敷料貼膜貼于患眼。貼膜之前,操作人員先將患眼瞼皮膚表而洗凈,擦干。然后撕去覆蓋在透明敷料貼膜上的隔離層,并用手或棉簽助患者上下眼瞼閉合,再將貼膜從鼻上方向顳下方貼于患眼使其完全閉合。發(fā)病后即可滴甲基纖維素3~4次/日。本品能附著在角結膜上形成一層保護膜,從而起到潤滑及保護作用。另外此藥可在術前用起預防作用。向病人解釋病情,消除緊張情緒,保證病人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利于角膜上皮的修復。暴露性角膜炎關鍵在于預防,凡頭、面部手術及各種全麻手術,術前雙眼均勻地涂上一層金霉素眼膏,以潤滑角膜、防止水分蒸發(fā),再覆以消毒的紗布或眼墊,并用透氣的3M透明敷貼固定,以確保雙眼瞼完全閉合。
1.3結果判定
暴露性角膜炎的診斷:此次發(fā)病時無明顯的角膜外傷史,后逐漸出現角膜點狀缺損、渾濁、潰瘍或穿孔,或暴露在瞼裂處的球結膜紅腫、突出。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卡方檢驗和費歇爾精確概率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3討論
因角膜上皮脫落是角膜病變進一步發(fā)展的病理基礎,因此,多數學者采用角膜上皮脫落發(fā)生率作為結果的測量指標。眼瞼閉合不全的護理的方法包括被動閉眼、使用虱性眼瞼帶、佩戴眼罩和眼瞼縫合術。在神經外科昏迷患者的眼部護理中,可使用自制眼睛保護罩。采用先將紅霉素眼膏涂在角膜上,后用輸液貼膜平整地帖于眼部方法,也能很好起到預防暴露性角膜炎的作用。目前臨床常用的油紗布密閉性差,易脫落,易造成面部不清潔,增加護理工作量。當嚴重水腫使結膜脫垂至眼瞼外時,Frost縫合可有助于眼瞼的適當閉合。護理主要口的在于保護暴露性潰瘍而,減少結膜囊內的細菌數,減少角膜新生血管的生成,形成保護性濕房,減少干眼癥的發(fā)生,減少感染,促進角膜潰瘍而的愈合。
局部清潔消毒包括在換藥之前為所有患者沖洗淚道,按摩瞼緣排出瞼板腺開口處脂質栓,3%聚維酮碘原液醇灼角膜潰瘍及0.9%生理鹽水沖洗結膜囊和睫毛根部。3%聚維酮碘具有廣譜殺菌作用,是口前眼科內眼手術的皮膚和結膜囊消毒的首選,作者采用3%聚維酮碘原液醇灼角膜潰瘍處清除壞死組織,可促進潰瘍愈合。0.9%生理鹽水沖洗結膜囊及睫毛根部,可使結膜囊的菌群降至最低。透明敷料貼膜貼眼使上下眼瞼被動閉合則可以減少淚液揮發(fā),形成保護性濕房。事實證明,通過我們及時有效的治療、護理,眼球混合充血好轉,角膜潰瘍深度及范圍明顯減輕,新生血管豁也發(fā)生退行性改變。但應用過程中應注意皮膚過敏者慎用,皮膚破潰或感染處禁用。如患者皮膚油性、分泌物過多致上下瞼分離時應及時更換貼膜,每日換藥次數根據分泌物多少及潰瘍而大小,結膜充血程度而定。一般每日換藥一次,換10-15次,潰瘍愈合,結膜充血消退后,改為每晚條狀透明貼膜上下瞼貼敷,使上下瞼被動閉合為目的。
4結論
眼部護理在危重患者的護理是比較容易被忽視的,且基于循證的可靠護理干預措施較少,并缺乏統(tǒng)一規(guī)范的護理標準。眼部護理不到位亦會給患者帶來不良后果,所以我們需改變舊觀念、提高眼部護理意識。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患者眼部情況的評估、重視患者的眼部清潔,防止眼部干燥、預防結膜水腫,同時加強對ICU護士進行有關患者眼部并發(fā)癥預防及護理方法的理論知識培訓和實踐技能教育,并對操作方法進行規(guī)范,減少危重患者眼部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從而更好服務于臨床危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