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循證護理在兒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兒內科收治的120例患兒臨床資料,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護理基礎上應用循證護理,最后對比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兒家屬的滿意程度、醫(yī)生滿意程度、護理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兒內科護理中應用循證護理,使護理程序更加規(guī)范化和自動化,有利于提高家屬和醫(yī)務人員對護理的滿意度。
關鍵詞:兒內科;護理;循證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4-0407-02
循證護理是護理人員在計劃其護理活動過程中,將科學的證據與臨床經驗、患者需求相結合,獲取實證,指導臨床護理決策的過程,是提高護理質量,為患者提供科學、經濟、有效的護理服務的臨床途徑,能夠增強臨床實習的興趣。為培養(yǎng)優(yōu)秀護理人才,提高實習生的綜合素質和臨床護理質量,將循癥護理應用于實習生臨床實踐,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收集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兒內科收治的120例患兒臨床資料,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中男患兒35例,女患兒25例,年齡在1個月~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3±1.22)歲,住院時間在5~14d之間,平均住院時間(6.12±3.01)d。對照組中男患兒31例,女患兒29例,年齡在2個月~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43±2.34)歲,住院時間在3~16d之間,平均住院時間(8.94±2.56)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對照組患兒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兒在常規(guī)治療護理基礎上應用循證護理,具體操作如下
1.2.1制定合理的護理目標我們可根據患兒病情、入院就診時間,定制合理的臨床護理工作表,明確科學的護理目標。護理工作人員應該給予患兒及其家屬更多的關懷與寬容,取得患兒監(jiān)護人的同意簽名后,再實施循證護理干預。構建和諧的醫(yī)患關系,與患兒家屬進行交流,使家屬都能認識到循證護理重要性和掌握具體的操作過程,明確護理目標和注意事項,更加配合護理措施,促進患兒病情的恢復。
1.2.2規(guī)范護理記錄當簽訂患兒循證護理干預同意書以后,護理人員都必須嚴格遵循簽訂的內容進行護理,也就是關注患兒的身心健康,做好當天護理記錄等,每天按時記錄,保證記錄內容具有完整性和針對性,盡力解決每位患兒存在的各種問題,提高患兒家屬與醫(yī)生對護理的滿意度。
1.2.3規(guī)范護理人員行為和語言在實施循證護理的過程中,醫(yī)院護理部可以定期舉行業(yè)務學習、理論考試、實際操作考試等,提高護士的臨床護理專業(yè)技術水平,規(guī)范護理人員行為和語言,增強護士責任感以及發(fā)揚職業(yè)道德精神,減少護理差錯出現。在兒內科的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可以適當地展示肢體語言,應用各種有趣的動作、手勢、眼神以及豐富的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與患兒達到情感心靈上的上的共鳴與交流。
1.2.4開展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該為患兒提供人性化的靜脈輸液,及時處理穿刺失敗以及穿刺部位腫脹等情況,并向患兒家屬實施針對性的健康宣傳,使家屬了解藥物用途、預后知識等。護理人員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消除患兒的不良心理,使其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護理,促進病情的恢復,減少患兒家庭的負擔。
1.3統計學處理本次研究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兒家屬的滿意程度、醫(yī)生滿意程度、護理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循證護理又稱實證護理,是以有價值的、可信的科學研究為證據。提出問題,尋找實證,并根據護理人員的個人技能和臨床經驗考慮患者的價值、愿望和實際情況,制定出完整的護理方案,對患者實施最佳護理。強調以臨床實踐中特定的、具體化的問題為出發(fā)點,將可利用的最適宜的護理研究依據、護理人員的個人技能以及患者的實際情況和愿望有機地結合起來,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護理方案。長期以來護理臨床帶教一直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注重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盡管由此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基礎理論和基本訓練較好,但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實習生即使在學校接受了循證護理知識教育,但面對臨床病情的復雜多變,貫徹執(zhí)行也會阻力很大,需要臨床帶教老師的傳授指導,才能更有效提高綜合實踐能力。兒童患者的病情變化發(fā)展快、癥狀不明顯、體征不典型,尤其新生兒的病情發(fā)展很快、疑難問題多,且易急驟惡化,而且大多數患兒不能訴說自己的病情,父母只有一個寶貝,情緒容易負性化。所有這些情況都對兒科的護理工作提出了挑戰(zhàn)。在兒內科的臨床帶教過程中,不僅向實習生傳授循證護理理論知識,而且更注重其在教學中臨床應用,結果護理實習生的提出問題能力和查閱文獻能力得到了非常顯著的提高。采取循證護理理念的以實證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實習生改變以往的思維方式,自覺運用評判性思維對現存的實踐模式尋求實證,從而提高了臨床實習效果。在兒科護理帶教中應用循證護理,可以將個人的臨床經驗與現有的可信的臨床研究證據完善結合,使護理服務建立在目前所能獲得證據的基礎上,并逐漸形成評判性思維和以證據為基礎的護理行為模式,為將來走上臨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