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在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對24例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患者,將24例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患者隨機分組,實驗組12例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對照組12例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心理、飲食、藥物治療、運動等綜合護理干預,并且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結果通過的綜合護理12例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患者經過綜合護理干預,11例患者身體營養(yǎng)狀況得以改善或維持,減輕了放化療反應。同時克服了恐懼、焦慮的心理,能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病情得以好轉。1例患者無效,總有效率為91%。對照組12例肺癌患者,9例效果一般,3例無效,總有效率為75%。結論對肺癌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減輕患者恐懼程度,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合理的飲食指導,使營養(yǎng)狀況得到改善,減輕放、化療反應,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綜合護理;分析
[中圖分類號]R563.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4-0403-02
支氣管肺癌是原發(fā)于支氣管黏膜或腺體的最常見肺部惡性腫瘤。近年來其發(fā)病率呈現(xiàn)上升的趨勢。肺癌致病因素一般與吸煙、空氣污染、職業(yè)接觸化學性物質、電離輻射、遺傳與病毒感染等有關。胸片配合斷層片是診斷肺癌最基本的方法。目前肺癌常見的治療手段有手術治療、放化療、介入治療、免疫治療。臨床治療時根據患者的機體狀況、腫瘤的病理類型和臨床分期,采取相應的綜合治療措施,同時輔以相應的護理,以保障治療效果。下面,將24例肺癌患者的護理措施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患者隨機分組,實驗組12例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對照組12例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齡34-67歲,平均年齡52.3歲。其中,中央型肺癌9例,周圍型3例;早期4例,中期5例,晚期3例。經過病史詢問,21例患者有吸煙史,13例患者呼吸困難,5例患者疼痛難忍,15例患者營養(yǎng)不足、體質較弱。收治入院后,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綜合治療方案。兩組患者的身體資料沒有較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醫(yī)護人員根據個體情況,制定護理目標。使患者主動和醫(yī)護人員及家屬進行交流,表達心理想法,減輕恐懼、絕望心理。使其主動參與、配合治療。努力減輕病人疼痛次數(shù)、疼痛程度。病人自覺接受醫(yī)護人員的合理化飲食指導。避免并發(fā)癥出現(xiàn)或及時發(fā)現(xiàn)、處理并發(fā)癥。臨床護理時,根據以上護理目標實施綜合護理。具體如下:
1.2.1心理護理
對大部分知曉自己診斷結論的患者,可向其適當、婉轉的介紹一下病情、治療方案及可能獲得的治療效果等,以此調動其治療的積極性,更好地配合治療及護理。對需要進行特殊檢查、治療的病人,要及時講解該檢查、治療的目的和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等,從而取得患者的配合。
耐心傾聽病人的訴說,及時安慰、干預病人,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消除病人恐懼心理,分散注意力,調整好情緒、行為,減輕心理壓力。同時,要重視患者家屬的心理反應,使家屬們保持冷靜的心理,避免情緒化,以免以免惡性情緒擴散,影響患者心理。
1.2.2生活護理
病人的生活護理主要包括環(huán)境、休息、飲食、活動等護理。病室內溫度、濕度要適宜,空氣要新鮮。在病人化療期間,避免發(fā)生感染,可以用紫外線消毒燈進行照射。為了保障患者充足的休息與睡眠,要盡量提供舒適、安靜、整潔的病室環(huán)境。協(xié)助病人取得合適的體位,或遵醫(yī)囑用鎮(zhèn)靜劑使其充分休息和睡眠。
為了改善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促進其早日康復,要鼓勵病人積極進食。提供富含營養(yǎng),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時,講解營養(yǎng)和治療效果的關系,使其嚴格遵循飲食計劃。每天蛋白質的攝入量要在100~150g,總熱量約1672-2508kJ。為了增加病人食欲,飲食要盡量做到色、香味俱全。同時,在不違反飲食計劃的前提下,盡量照顧病人的喜愛。但是,要適口、清淡且少量多餐。惡心、嘔吐病人飯前進行口腔護理。對于無法進食的病人,給予腸道外營養(yǎng)或鼻飼。指導病人進行早期功能鍛煉,鼓勵病人進行有效的呼吸訓練。耐心指導患者掌握咳痰技巧。鼓勵患者根據自身承受能力進行適當?shù)捏w育鍛煉,使其早日適應日常生活的需要。
對于出院患者,督促其堅持化療或放療。叮囑病人,一旦出現(xiàn)呼吸困難、疼痛加重狀況,要及時復診。對晚期肺癌患者,指導家屬進行臨終關懷和護理,使其平靜的走完人生之旅。
1.2.3藥物治療護理
對于化療患者,給予化療藥物副作用的護理。為了預防化療引起的組織壞死可先用無化療藥物的液體引導靜脈注射,確定通暢無外滲后再輸入化療藥物。注射完畢后用無藥液體沖洗血管。若出現(xiàn)藥物外滲,需立即停止輸液,并及時給予相應處理。為預防防栓塞性靜脈炎要盡量使用上肢血管。同時制定靜脈使用計劃,讓靜脈有休息時間。對于疼痛難忍的患者,給予止痛藥物治療。用藥期間應取得患者及家屬的配合,確定有效止痛的藥物種類及最佳劑量。當所用藥物止痛方案不能有效止痛時,應及時告知醫(yī)生,調整止痛方案。應用止痛藥物時,注意觀察病人疼痛緩解的情況及用藥后的不良反應。
1.3統(tǒng)計學分析對本文出現(xiàn)的數(shù)據均采用SPSS 14.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檢驗,采用t對計量資料進行檢驗,采用x2計數(shù)資料進行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的綜合護理12例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患者經過綜合護理干預,11例患者身體營養(yǎng)狀況得以改善或維持,減輕了放化療反應。同時克服了恐懼、焦慮的心理,能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病情得以好轉。1例患者無效,總有效率為91%。對照組12例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患者,9例效果一般,3例無效,總有效率為75%。
3討論
肺癌患者的護理對于疾病的治療及預后至關重要。因此,要從心理、生活、飲食、鍛煉、藥物治療等方面給予綜合護理。減輕患者恐懼程度,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減輕放、化療反應及疼痛程度,避免化療藥物引起的組織壞死及靜脈血栓,提高治療效果,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