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三黃皮炎膏治療急性放射性皮炎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選擇60例行乳腺癌根治術或改良根治術后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對照組各30例。兩組術后均采用BC-6直線加速器照射治療,其照射部位、劑量及療程相同;在放療開始,治療組、對照組分別用三黃皮炎膏、比亞芬軟膏防治急性放射性皮炎,用至放療結束。治療期間對兩組皮膚反應進行評估,記錄皮膚反應發(fā)生的時間、癥狀、癥狀持續(xù)時間及發(fā)生皮炎時的照射劑量。結果:兩組皮膚反應的發(fā)生時間和持續(xù)時間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均大于0.05),各照射劑量的皮膚損傷分級比較也無統(tǒng)計學差異(P均大于0.05)。結論:三黃皮炎膏可有效地治療急性放射性皮炎。
關鍵詞:放射性皮炎;乳腺腫瘤;放射治療
[中圖分類號]R758.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4-0302-01
放療是現代腫瘤治療的常用方法,但在放療過程中,放射線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損傷正常組織細胞,特別是體部及頭面部腫瘤的放療,患者極易因放射線輻射作用而引起放療區(qū)的皮膚紅腫、刺癢、疼痛,重者可引起潰瘍、出血、壞死,使放療暫停或終斷,因而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給其帶來生理及心理上的影響,甚至導致疾病進展。目前,國內尚無統(tǒng)一治療放射性皮炎的措施,近年來,我們采用自行研制的中藥三黃皮炎膏(已獲國家發(fā)明專利,專利號CN 101401866B)治療放射性皮炎患者30例,取得滿意療效?,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至年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患者60例,均為女性,年齡40至60歲。臨床分期為二期36例、三期24例,KPS評分70-90分,均為行乳腺癌根治術或改良根治術后患者;術后病理診斷為浸潤性小葉癌29例,浸潤性導管癌31例。排除病?;蚺R終患者、過敏體質或對多種藥物過敏者及不能合作者,剔除在治療過程中因各種原因中途停止用藥及出現過敏等不良事件者。術中清掃腋窩淋巴結大于15個,腋窩陽性淋巴結小于3個;腫瘤直徑小于5cm,均無胸壁粘連提潤,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對照組各30例,兩組臨床資料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兩組均使用BG-6直線加速器照射治療,放射野為鎖骨上、下區(qū)及胸壁。射線能量為6mV,每天照射總量為2Gy,每周5次,連續(xù)照射5周,照射總量為45~50Gy。治療組在第1次放療后0.5h開始用三黃皮炎膏油黃芩、黃連、黃柏、丹參、紫草、三七、冰片組成),囑患者先清潔局部并用敷料蘸干,然后以無菌棉簽蘸三黃皮炎膏在放射區(qū)涂搽,厚度為1~2mm;涂搽后敞開衣服暴露皮膚1h,每天涂搽2次。對照組在第1次放療后0.5h開始用法國梅迪克斯制藥廠生產的比亞芬軟膏涂搽放射區(qū),用法、用量同治療組。兩組均治療35天,治療期間發(fā)生過敏現象即刻停藥,并行相應的治療。
1.3評價標準
從放療開始到治療結束,對患者的皮膚反應進行評估,每天2次檢查照射野皮膚,記錄皮膚反應發(fā)生的時間、癥狀、癥狀持續(xù)時間及發(fā)生皮炎時的照射劑量。根據美國放射腫瘤學研究中心制定的急性放射性皮膚損傷的分級標準分為5級:0級示照射野皮膚無變化;1級示照射野皮膚呈濾泡樣暗色紅斑或脫發(fā),干性脫皮,出汗減少;2級示照射野皮膚觸痛或呈鮮紅色斑,片狀濕性脫皮,中度水腫;3級示照射野皮膚皺褶以外部位有融合的濕性脫皮,凹陷性水腫;4級示照射野皮膚出現潰瘍、出血、壞死。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使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以t檢驗,記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皮膚反應發(fā)生的時間和持續(xù)時間比較
治療組皮膚損傷出現時間為(2.3±2.3)天,持續(xù)時間為(40±3.5)天;對照組分別為(21±3.1)天、(41±2.2)天;兩組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均>0.05)。
2.2兩組發(fā)生皮炎是的照射劑量比較
治療組照射總量<30、30-40、>40Gy時,其放射性皮膚損傷為0級者分別為25(83.33%)、22(73.33%)、19例(63.33%),1級者分別為4(13.33%)、7(23.33%)、9例(30.00%),2級者分別為0、0、1例;對照組照射總量<30、30-40、>40Gy時,其放射性皮膚損傷為0級者分別為24(80.00%)、20(66.67%)、18例(60.00%),1級者分別為6(20.00%)、9(30.00%)、10例(33.33%),2級者分別為0、1(3.33%)、2例(6.67%)。兩組各照射總量下的放射性皮膚損傷分級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均>0.05)。
3討論
中醫(yī)學認為,放射線是“火熱毒邪”,放射性皮膚損傷是由于熱毒過盛,熱邪傷陰,熱蘊肌腠,導致皮膚脫屑、紅斑、瘙癢、瘍等癥,屬中醫(yī)學“瘡瘍”范疇。如《醫(yī)宗金鑒》所言“癰疽原是火毒生,經絡阻隔氣血凝。”三黃皮炎膏由黃芩、黃連、黃柏、丹參、紫草、三七、冰片等中草藥制成,具有清熱燥濕、涼血解毒、止血活血功效。方中黃芩、黃連、黃柏共為君藥,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神農本草經百種錄》曰:“凡藥能去濕者必增熱,能除熱者必不能去濕,惟黃連能以苦燥濕,以寒除熱,一舉兩得,莫神于此。丹參味苦、微寒,為臣藥,可活血涼血、祛瘀止痛;”《本草匯言》曰:“丹參,善治血分,去滯生新,調經順脈之藥也!”紫草性寒,味甘咸,有清熱涼血、解毒消癰作用,可起輔佐之效,三七味甘、微苦,性溫,歸肝、胃經,可止血、散瘀、消腫、定痛,冰片味辛,苦,走竄,微寒;張景岳在《本草正》中曰:“味微甘大辛,敷用者其涼如冰,而氣雄力銳”本非熱,陽中有陰也“善散氣,散血,散火,散滯,通竅,辟惡”以上諸藥合用,可活血化瘀、止痛止傷、清熱解毒、去腐生肌?!爆F代藥理研究表明,上述藥物具有消炎鎮(zhèn)痛、抑菌、抗?jié)?、防腐生肌、改善微循環(huán)作用,可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本研究顯示,三黃皮炎膏與比亞芬軟膏治療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療效均較好,兩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但與比亞芬軟膏比較,三黃皮炎膏具有不良反應小。過敏反應少、價格低廉等優(yōu)點,患者更易接受。由于本研究觀察病例數量有限,對三黃皮炎膏治療放射性皮炎的治療機理有待于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