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采用置換液管連接第三條血管通路,增加血流量提高血液透析的充分性。方法:選自我科152例透析患者,采用置換液管連接第三條血管通路,雙路引血增加血流量。結果:采用置換液管連接第三條血管通路,雙路引血能增加血流量提高透析的充分性。結論:在血液透析過程中因某些因素造成血流量不足,可以采用置換液管連接第三條血管通路,以增加血流量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
關鍵詞:血液透析;置換液管
[中圖分類號]R4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4-0224-01
血液透析是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患者最重要的腎臟替代療法,建立和維持一個理想的血管通路是保證治療順利進行和透析充分的關鍵,其質(zhì)量好壞和血流量密切相關。但臨床上有些患者因自身血管條件差,內(nèi)瘺部分閉塞或血栓形成等因素,致血流量不足導致透析不充分。我科采用置換液管連接第三條血管通路,增加血流量提高血液透析的充分性。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取對象為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腎功能衰竭患者共152例,其中男82例,女70例,年齡25-72歲。
1.2方法
在原有的兩條血管通路的基礎上,加用置換液管連接泵前補液口與第三條血管通路,雙路引血來增加血流量提高透析充分性。
1.2.1穿刺前的準備
采用大連JMS醫(yī)療器具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血液凈化體外循環(huán)管路中的置換液管及16G的動靜脈穿刺針,將置換液管內(nèi)瘺穿刺針用4%肝素鹽水沖管備用,將置換液管連接泵前補液口備用。
1.2.2根據(jù)病人實際情況選擇肘正中靜脈、貴要靜脈、大隱靜脈、橈動脈、足背動脈其中一條作為第三條血管通路,鋪無菌巾,常規(guī)消毒,以20-25度穿刺血管,穿刺成功后固定,用置換液管連接穿刺針,打開泵前補液口夾子與內(nèi)瘺針夾子,調(diào)節(jié)血流量至200-300ml/分,即完成操作。根據(jù)血液透析機設備要求,選擇透析器,輸入患者性別、年齡、身高及體重,在透析結束時設備自動顯示kt/v值。
2 結果
2.1152例患者因血流量不足臨時采用置換液管連接第三條血管通路雙路引血,使用前后血流量及采用ocm監(jiān)測結果見表1,血流量使用前是80-150ml/分,使用后增加到200-300ml/分,kt/v值使用前是0.75±0.25,使用后增加至1.35±0.37,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p<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用置換液管連接第三條血管通路雙路引血,增加血流量,提高透析充分性。穿刺部位無感染、假性動脈瘤、血栓形成等并發(fā)癥。
3 討論
3.1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證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生活質(zhì)量乃至長期存活的關鍵,隨著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的延長,建立和維持有足夠功能的長期血管通路越來越重要。以往在沒有應用置換液管連接第三條血管通路雙路引血時,患者大多因血流量不足致透析不充分,因血流量不足而堵管被迫終止血透,或要請醫(yī)生行深靜脈置管,增加了并發(fā)癥。現(xiàn)采用置換液管連接第三條血管通路雙路引血,只是在患者透析時因血流量不足臨時采用,它能大大增加血流量,提高透析充分性。
3.2采用置換液管連接第三條血管通路雙路引血,方法簡單,易操作,由一名護士使能獨立完成,及時、有效、方便,適合在基層醫(yī)院開展。
3.3采用置換液管連接第三條血管通路雙路引血,均有進人體外循環(huán),避免血管通路再循環(huán)。
3.4KT/V是臨床用于評價透析充分性的常用指標,它反映了透析中清除尿素容積占總體水平的比例,kt/v值≥1.3是透析是否充分的標準,從表1
可以看出透析時血流量是影響透析充分性的重要指標,因此在行透析時出現(xiàn)血流量不足及時采用置換液管連接第三條血管通路雙路引血,增加血流量對提高血液透析的充分性有很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