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靜脈穿刺術是護理人員熟練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術操作。它在治療中起著重要作用。臨床大部分護士對中青年患者靜脈穿刺術一次性成功率高,而對老年患者成功率低些,如何減少或避免這種情況,我通過實踐體會如下。
關鍵詞:老年患者;靜脈穿刺術;穿刺技巧;護理
[中圖分類號]R322.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4-0129-01
1.老年患者血管特點及病理生理變化
1.1特點老年人機體老化,其血管特點是靜脈管壁增厚、變硬、管腔狹窄,血管彈性降低、脆性增加,皮膚肌肉組織松弛,血管不易固定及回血緩慢,凝血較快,此為老年患者靜脈的共同特點。
1.2生理病理變化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力活動相對減少,臥床時間相對延長,心臟病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心功能受損,心搏出量減少,血液流動緩慢,血液系統(tǒng)相應地出現(xiàn)一系列改變。
2.靜脈輸液操作前評估
老年患者皮膚松弛,皮下脂肪少,血管彈性差,末梢循環(huán)差,血管硬化,呈硬索狀,加上有些病人長期患病,血管破壞較多等,均是老年患者血管的特點。
3.靜脈血管選擇要點
一般選擇四肢淺表、透明度好、彈性好的四肢末梢淺表靜脈,因老年患者的大靜脈多存在硬化、不易固定的特點,成功率不高。靜脈選擇的原則:由遠端向近端,從小血管到大血管。
3.1選擇暴露的粗而平直固定的血管,上下肢,表淺靜脈。
3.2多次輸液老年患者,應從遠端細小靜脈開始選擇,如手背、腕、前臂、內(nèi)踝等。
3.3危重搶救老年患者應選擇較粗靜脈。
3.4心肺功能差者,選擇距心較遠的小靜脈,以免加重心肺負擔
4.穿刺方式的選擇根據(jù)老年患者個體差異和病情進行處理
4.1體瘦型患者,皮膚松弛,皮下脂肪少,靜脈充盈度和彈性較差,血管細滑,不易固定,穿刺時止血帶要靠近穿刺點捆扎,選用小針頭,針頭要銳利。
4.2慢性病、體質(zhì)差的老年患者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較強,穿刺不慎會刺破血管,須用小針頭,小心地進針對針。
4.3肥胖型老年患者,皮下脂肪厚,血管深而細,穿刺時可先扎止血帶,按解剖部位用手觸摸血管有飽滿感,掌握好深淺,看準、摸索進針。
4.4休克、脫水和衰竭的老年患者,血管壁萎縮扁平,彈性差,穿刺前局部熱敷、拍打、使血管擴張充盈,不易扎止血帶過久或連續(xù)拍打,持續(xù)刺激可引起相反效果,不利于穿刺。
4.5水腫的老年患者,應先行按摩推壓局部,使組織內(nèi)積液暫消退,靜脈顯示后再穿刺。
5.穿刺技巧及護理
5.1穿刺前準備
5.1.1護士在執(zhí)行密閉式靜脈輸液的操作前,要認真執(zhí)行三查七對制度,配制液體要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
5.1.2護士在加藥、穿刺前要核對病人姓名,并向病人介紹自己的姓名和輸入藥物的名稱、作用、有無副作用、輸入速度以及巡回護士的姓名、巡回時間等;
5.1.3對老年患者要選擇技術過硬的高年資護士進行操作,可避免反復穿刺并提高穿刺成功率,減少對血管的破壞和減少病人疼痛。
5.2穿刺前的心理護理醫(yī)護人員應主動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和輸液前的心理準備,言語要懇切,態(tài)度要和藹,使患者心理放松,血管緊張度降低,利于穿刺。
5.3老年病人靜脈穿刺的技巧和護理
5.3.1一般營養(yǎng)比較全面、血容量好的病人,多選擇遠端的小血管,此類血管彈性好、透明度高、易固定,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又可以保護大血管不被破壞。對選擇穿刺的肢體用雙手自上而下按摩,使血液集中在肢體末端,血管明顯暴露,便于穿刺。止血帶的綁扎位置應距穿刺點10cm為宜,并且保持松緊適宜,做到既能保持上肢動脈灌注又能完全阻斷表淺靜脈的回流。
5.3.2長期輸液的患者,尤其到了冬季,血管容易收縮,可熱敷或者輕拍穿刺部位的皮膚,囑病人握拳再松拳數(shù)次,迅速擴張表淺靜脈,提高穿刺成功率。
5.3.3對血管硬化呈硬索狀、血管彈性差的患者,可采用表面麻醉涂抹包扎法。此類方法采用經(jīng)皮滲透性最強的利多卡因,并使其堿基化,增強效果。采用包扎法更易使利多卡因穿入表皮及真皮層,并聚集在神經(jīng)末梢,從而使血管平滑肌松弛、擴張。一般認為利多卡因有血管擴張作用,但在人類皮膚血管的研究中觀察到其不單純血管擴張,而且有雙重作用。
5.3.4肢體垂吊可使肢體末梢靜脈充盈,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對普通型靜脈輸液患者,在肢體垂吊1~3min后,直接進行靜脈穿刺輸液;對周圍靜脈充盈不良患者,在肢體垂吊3~5min后,扎上止血帶進行靜脈穿刺輸液?;颊呷⊙雠P位或坐位,一般取上肢,使該肢體垂吊至床沿下并且握拳,肢體與床沿呈小于30°角,約1~3min后,即可見肢體遠端表淺小靜脈充盈。用手輕輕摩擦皮膚約1min,常規(guī)消毒皮膚,左手繃緊皮膚,右手持針與皮膚呈15°~30°角,正面或旁側(cè)進針直刺血管,見針尾部有回血時再沿血管前行約0.1~0.2cm。穿刺成功后,囑患者松拳,用膠布固定針頭,調(diào)節(jié)輸液速度。在操作過程中一般不用止血帶,其他操作步驟與常規(guī)靜脈穿刺輸液法相同。
5.3.5搶救病人時需短時間內(nèi)補充大量液體,維持機體循環(huán)血量,糾正休克,應采取深靜脈穿刺置管術。此方法具有操作簡便、患者痛苦小、活動不受限制、藥物起效快的特點,同時可減輕病人的痛苦和護士的工作量。最重要的是可以及時快速輸入大量液體,糾正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