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嬰幼兒大隱靜脈穿刺術(shù)是臨床兒科工作中必須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術(shù),該靜脈經(jīng)過內(nèi)踝前方時位置表淺而恒定,因此大靜脈穿刺是兒科臨床采血、輸液的常用操作技術(shù)。但嬰幼兒主動配合性差,好動,也是大隱靜脈穿刺難,滲漏率高,難一次性穿刺成功,因此要掌握摸索一些穿刺和固定的技巧,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減輕患兒的痛苦,使家長滿意。
關(guān)鍵詞:嬰幼兒,大隱靜脈,穿刺,技巧和體會
[中圖分類號]R322.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4-0584-01
靜脈輸液是兒科用藥的主要途徑,在臨床治療方法中應(yīng)用最為廣泛,也是兒科護士工作中的重要內(nèi)容。護士作為靜脈輸液的執(zhí)行者,嬰幼兒大隱靜脈穿刺術(shù)是臨床兒科工作中必須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術(shù),對于肥胖、脫水、休克的患兒。頭皮靜脈往往顯露不明顯,增加了穿刺的難度,而大隱靜脈是全身最大的淺靜脈。該靜脈經(jīng)過內(nèi)踝前方時位置表淺而恒定’因此大隱靜脈穿刺是臨床采血、輸液的常用操作技術(shù)。但嬰幼兒主動配合性差,好動,也是大隱靜脈穿刺難,滲漏率高,難一次性穿刺成功的主要原因?,F(xiàn)將平時工作中摸索出的技巧報告如下
1技巧
1.1心里護理操作前要充分和家長溝通,講解輸液的相關(guān)知識,以及大隱靜脈穿刺的必要性,呼喚患兒的姓名,語言親切誠懇,鼓勵大一點的患兒,運用肢體語言撫摸安慰小一點患兒,取得患兒的信任,消除其恐懼感。
1.2體位讓患兒采取坐在操作臺上,有利于大隱靜脈充盈,助手或者家長固定住患兒的雙膝,是其雙膝緊貼床面。
1.3方法常規(guī)消毒后扎好止血帶,穿刺者左手握住患兒的腳,使其腳踝關(guān)節(jié)繃直,右手持針呈15-20度的角度順腳踝最高點向內(nèi)下方向進入大隱靜脈血管內(nèi),見回血后再進少許,把針柄向左翻轉(zhuǎn)180°,使針的斜面向下,有利于輸液通暢,左手拇指固定針柄,右手用一條膠布固定針柄,左手繼續(xù)固定腳及腳尖部不松手,右手完成交叉和軟管的固定,再用10-20cm的手板或者夾板置于患兒的外側(cè)腳踝處,下端長于腳趾1-2cm,上端要在腳踝關(guān)節(jié)以上,小腿下三分之一處,下端先用一三膠布固定,再用寬約5cm的繃帶固定,腳掌處可用軟布或者襪子墊實,上端就用繃帶固定,固定時松緊適宜,避免太緊影響血液循環(huán),太松容易滑脫。
1.4宣教健康教育;講解如何照顧小兒,避免液體外滲的方法;不良反應(yīng)、注意事項;如出現(xiàn)不適及時告知醫(yī)生護士,以便及時處理。
2體會
在兒科護理工作中,大隱靜脈穿刺術(shù)經(jīng)常應(yīng)用于日常工作中,但因為小兒的生理特點,好動,活動度大,往往是穿刺成功后因為沒有掌握有效的固定方法和技巧,滲漏率高,不僅給患兒增加了痛苦,也給家長帶來了困擾,無形中增加了我們的工作量。上訴的固定方法和技巧不僅減少了患兒的痛苦和家長的煩惱,也很大程度上保護了血管,為以后的穿刺提供了有利的血管條件。大隱靜脈粗直表淺,血流量大,易于觸摸,保護的好可以多次穿刺輸液和采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