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家庭干預在降低消化性潰瘍短期內再出血中的作用。方法:選擇我科經胃鏡確診并正規(guī)住院治療好轉出院的消化性潰瘍并出血患者160例,隨機分為家庭干預組和對照組各80例,對照組給于常規(guī)的入院宣教、健康教育、出院勸告,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進行家庭積極干預,出院4周隨訪,觀察比較出院4周內再出血情況。結果:家庭干預組4周內再出血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家庭積極干預可以降低消化性潰瘍短期內再出血的發(fā)生率,且具有可操作性及實用性,積極的家庭干預值得推廣和強調。
關鍵詞:家庭干預;消化性潰瘍;短期內再出血
[中圖分類號]R36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4-0547-01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潰瘍最常見的并發(fā)癥,雖然近年來消化性潰瘍并出血的止血效果得到了明顯提高,但短期內再次出血也常有發(fā)生,這不僅增加了患者經濟負擔,也增加了患者痛苦,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同時也影響患者及家屬對醫(yī)師的信任度,如何降低消化性潰瘍患者短期內再出血率,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問題。本人因曾經遇到過一個消化性潰瘍出血患者,該患者出血停止出院,2天后再次大出血,經了解,該患者出院后家屬自作主張給于中藥治療,為此,本人便思考,家庭的消極干預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病人的預后,而積極的家庭干預則可能會降低再出血風險。關于家庭干預的研究報道并不多,本文探討家庭積極干預對降低消化性潰瘍短期內出血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科收治的消化性潰瘍并出血患者160例,入選條件:經胃鏡檢查確診為消化性潰瘍并出血,經我科住院治療出血停止,大便轉黃,復查大便潛血陰性,沒有智力及言語溝通障礙。隨機分為家庭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80例。兩組研究對象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內鏡下表現、HP感染、出院時貧血程度、白蛋白下降程度、伴隨疾病、院外服藥種類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于相同的院內醫(yī)療及護理,出血停止出院,出院后繼續(xù)口服藥物。對照組給于常規(guī)的入院宣教、健康教育、出院勸告,干預組在常規(guī)宣教、健康教育、出院勸告的基礎上進行積極的家庭干預,具體干預方法如下:對干預組家屬進行詳細培訓,讓家屬充分了解消化性潰瘍的病因、臨床表現、并發(fā)癥、潰瘍復發(fā)的危險因素以及再出血的危險,要求家屬監(jiān)督患者:(1)嚴格遵醫(yī)囑服藥,(2)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清淡易消化飲食,規(guī)律飲食,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3)戒煙戒酒,(4)避免服用非甾體類藥物,(5)勞逸結合,避免過勞、緊張,保證足夠的休息及睡眠,(6)餐具消毒或使用公筷。同時要求家屬為患者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盡量讓患者保持心情舒暢,
1.3觀察指標:出院4周隨訪,主要通過電話隨訪,部分患者以門診復診方式進行隨訪,觀察出院4周內再出血情況。
1.4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家庭干預組在家庭干預前后患者生活方式等比較進行家庭積極干預的患者其服藥的依從性很好,生活方式明顯改善,干預前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1
2.2兩組患者4周內再出血情況比較干預組4周內再出血率1.25%,對照組4周內再出血率10%,干預組的再出血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消化性潰瘍是消化內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消化道出血是其最常見的并發(fā)癥。隨著藥物治療的進展,以及內鏡下止血治療、介入治療等的開展,消化性潰瘍出血的止血效果于近年來得到了明顯提高,但止血后仍有10%~30%的患者會出現再次出血。
消化性潰瘍并出血患者出院后短期內再次出血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研究表明HP感染、內鏡下活動出血、潰瘍生長的部位、NSAIDs的使用、高齡、吸煙、飲酒、熬夜、暴飲暴食、辛辣刺激飲食等不良生活習慣、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伴隨疾病、營養(yǎng)狀況、季節(jié)變化、未正規(guī)維持治療等都是消化性潰瘍復發(fā)再次出血的影響因素。
因此,針對上述因素,可采取以下措施預防復發(fā),對于消化性潰瘍并出血患者除了正規(guī)住院治療以外,出血停止出院后還必須繼續(xù)給予正規(guī)、綜合、足療程治療,包括根除Hp、抑酸、保護胃粘膜等以提高潰瘍愈合質量;按醫(yī)囑服藥,保持生活飲食規(guī)律、情緒穩(wěn)定、禁煙酒,避免過勞熬夜,忌辛辣刺激食物及非甾體類藥物。而家屬作為與其接觸最多、關系最為密切的人,對于患者的各個方面細節(jié)觀察更為全面,在消化性潰瘍的治療及預防復發(fā)中均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臨床治療需與家長密切配合,出院后仍然需要由家屬將護理措施執(zhí)行延伸至家庭,包括督促患者按醫(yī)囑服藥,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等方面內容。常規(guī)健康教育重點不明確且缺乏針對性,出院后治療及生活方式改善依從性不高。從表1可以看出,在健康教育過程中有家屬參與、積極的家庭干預可以有效地提高消化性潰瘍患者的依從性,促使其遵醫(yī)囑服藥、改善生活方式,營造和諧的家庭氣氛,緩解患者的壓力和焦慮,餐具消毒及使用公筷能減少HP傳染及患者再感染。從表2可以看出,家庭干預組短期內發(fā)生再出血為1.25%,而未進行家庭干預者,其短期內發(fā)生再出血率10%,兩組有明顯差異(p<0.05)。因此,積極的家庭干預可以降低消化性潰瘍短期內再出血風險。
綜上所述,積極的家庭干預可以提高患者依從性,包括服藥、生活方式改善等方面的依從性,在消化性潰瘍并出血的治療和預防中家屬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家庭干預是不可忽視的,加強對家屬進行專題教育,采取積極的家庭干預可以降低消化性潰瘍短期內再出血的發(fā)生率,且具有可操作性及實用性,積極的家庭干預值得推廣和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