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腰椎后路固定融合術對膠原酶髓核溶解術后并發(fā)癥的治療效果。方法:收集本科2010-2014年19例行膠原酶髓溶解術患者,均為髓核溶解術后癥狀無改善,且出現(xiàn)明顯腰腿疼加重表現(xiàn),其中10例術后有ModicI型改變,5例為術前存在髓核脫出椎管狹窄術后加重,2例術前有明顯椎體不穩(wěn),2例術前椎間盤突出,術后椎間盤脫出游離均在我科行腰椎后路釘棒內固定椎間植骨融合術,觀察治療效果。結果:所有患者術后1周內腰腿部疼痛均明顯減輕,VAS評分明顯下降,術后三月ODI評分明顯下降,手術療效明顯,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明顯,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使用腰椎后路固定融合術對膠原酶髓核溶解術術后并發(fā)癥的治療效果較好,值得應用。
關鍵詞:膠原酶髓溶解;腰椎后路固定;腰腿疼
[中圖分類號]R27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4-0219-02
膠原酶髓核溶解術,即經(jīng)皮椎間盤膠原酶化學髓核溶解術,因創(chuàng)傷小,曾經(jīng)被認為是一種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有效方法,此方法通過對患者注射膠原溶解酶,使突出的髓核溶解和吸收,并降低椎間盤內壓,解除神經(jīng)壓迫等,達到有效的治療目的。但其并發(fā)癥較多,其中最嚴重的就是術后嚴重腰腿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我院在臨床工作中使用腰椎后路固定融合術對膠原酶髓核溶解術后并發(fā)癥的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本科2010-2014年19例行膠原酶髓溶解術患者,均為髓核溶解術后癥狀無改善,且出現(xiàn)明顯腰腿疼加重表現(xiàn),其中10例術后有Modic I型改變,5例為術前存在髓核脫出椎管狹窄,術后加重,2例術前有明顯椎體不穩(wěn),2例術前椎間盤突出,術后椎間盤脫出游離均在我科行腰椎后路釘棒內固定椎間植骨融合術。
1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6例,年齡最大為71歲、最小為32歲,平均為50.97±5.37歲。從膠原酶溶解術到本次治療的時間為4個月~2年,平均為9.98±2.08年。
1.2方法
手術方法:手術方式:前2小時應用抗生素。氣管插管全麻奏效后,患者取俯臥位,常規(guī)消毒鋪巾。取后正中入路,依次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及肌肉附著處,之后行骨膜下剝離暴露病變節(jié)段的椎板及上下關節(jié)突。根據(jù)Weinstein方法進行椎弓根螺釘置入。將病變節(jié)段的棘突、椎板及黃韌帶切除行廣泛減壓(鄰近節(jié)段的后韌帶復合體一并切除),再將病變椎間盤切除行椎間植骨融合(椎間融合器或者自體髂骨塊),上連接棒(先預彎)并適當加壓。放置引流管,逐層縫合切口組織。
術后48小時內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治療。術后第5-7天佩戴腰圍下床活動,腰圍保護2.5~3個月。
1.3觀察指標
臨床效果評價指標:采用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shù),疼痛視覺模擬標尺主觀評價表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ODI評分,量表共9項,每項共6個備選答案,為0、1、2、3、4、5分,計算累積得分為總評分結果,計算最高分合計/45分的百分比,0%為完全正常,百分比越高為功能障礙越嚴重。VAS評分為0~10分,根據(jù)患者的疼痛感進行評價,其中0分為最低分為完全無疼痛,10分為最高級疼痛感。所有患者均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進行評價,醫(yī)護人員不進行干涉。
1.4數(shù)據(jù)處理
所有實驗數(shù)據(jù)在實驗結束后均準確地錄入到SPSS19.0軟件中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以95%作為可信區(qū)間。當p<0.05時,為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ODI、VAS為計量資料,使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對比方法為t檢驗。
2 結果
我院本次19例患者隨訪均成功,無中途退出和死亡病例。所有患者術后1周內腰腿部疼痛均明顯減輕,VAS評分明顯下降,術后三月ODI評分明顯下降,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明顯,且存在有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細結果見表1
3 討論
膠原酶髓核溶解術是臨床一種常用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法,其療效較為顯著,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小,因此在臨床應用較為廣泛。但是通過臨床長期隨訪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患者在手術后會出現(xiàn)有腰腿痛的加重,并會有1/3的患者出現(xiàn)難以忍受的疼痛,這直接影響了患者對此手術的信任程度,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導致患者腰腿痛的主要原因為患者椎管內容積有限,椎管內容物增加,壓迫刺激神經(jīng)根,同時,膠原酶引起的終板軟骨炎也是術后患者腰痛加重的原因之一。
在臨床治療中,大量醫(yī)生還發(fā)現(xiàn),患者使用鎮(zhèn)痛藥物等效果不滿意,藥物服用后僅可以止痛幾小時,且不能反復使用,因此需要尋找一種更好的治療方法。我們在臨床工作中研究使用了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手術。這種手術方法的優(yōu)勢在于:首先,該手術可以對椎管及神經(jīng)根進行直接松解和減壓,保證手術的療效;其次,椎間的固定融合減輕了終板軟骨炎,融合后增強了脊柱的穩(wěn)定性,避免復發(fā)。第三,術后的堅強內固定使患者在手術后能夠早期下床活動,減少了痛苦。
從本次實驗結果中我們也可以看出,19例患者使用腰椎后路固定融合術后,患者疼痛感減輕,其ODI評分降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明顯,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腰椎后路固定融合術治療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使用腰椎后路固定融合術對膠原酶髓核溶解術術后并發(fā)癥的治療效果較好,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