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舒適護理使血液透析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靈魂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tài)或縮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使其安全,舒適地接受治療。方法:對我科68名長期血液透析患者的觀察,男30例,女38例,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48.8歲。均為終末期患者,在血液透析過程中均應用舒適護理模式。通過環(huán)境,心理,體位,生理等護理,使患者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和對醫(yī)護人員的滿意感。結果:舒適護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使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得到改善,感受到家庭和社會的關愛,以積極的態(tài)度主動配合治療,提高了生活質量。
關鍵詞:舒適護理;血液透析護理。
【中圖分類號】R45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3-0429-01
血液透析是治療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有效替代方法之一,血液透析也是一種維持生命的的長期治療手段,由于漫長的治療時間,沉重的經濟負擔,加上對透析的不了解,存在恐懼心理,多次穿刺的失敗,均會給患者造成心理和生理不適,舒適護理是一門綜合性的科學,不再是單純簡單的護理技術操作,它通過對護理活動和舒適的研究。使患者愉快地接受透析,降低不舒服感受,減少并發(fā)癥,從而全方位提高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了生存率,取得較好的效果。
1. 血透操作前的護理
1.1 透析室環(huán)境安排 透析室整潔,舒適,安靜,溫馨,保證空氣清新,環(huán)境清潔,溫濕度適宜,保持在50-60%,溫度在22-24度之間。讓患者在透析時感覺冬暖夏涼,透析床可搖高坐起,設床欄,有餐桌?;颊哒胺桨仓秒娨暀C,播放柔和舒適的音樂或畫面。我院采用暖色的窗簾,墻面,每次透析前用空氣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更換干凈的床單被套,讓病人有溫馨如家的感覺。
1.2 透析前心理心理舒適護理 尿毒癥患者由于長期透析,經濟負擔很重,對自己的預后易產生焦慮,因此血透室工作人員應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講解血透相關知識,與患者進行誠懇交談,傾聽患者心理感受,評估患者身體不舒服的原因,位置,程度及心理上負面影響,鼓勵患者家屬關心體貼患者,似迎接親人般的態(tài)度對待患者,協(xié)助更換衣褲.拖鞋.稱干體重,根據病情安排床位。
2. 透析中的舒適護理
2.1 動靜脈穿刺的舒適護理 維持性血液透析需要建立2個通道,一個靜脈通道和一個動脈通道。內漏是長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穿刺針要用16號穿刺針,針頭粗,所以要首先選擇好血管,合理選擇穿刺點,嚴格無菌操作,每次穿刺更換部位,不可再同一穿刺點反復穿刺,力爭一次穿刺成功,切勿引起血腫。假如血腫形成,易引起病人手臂疼痛,血腫變硬.變扁加大內漏堵塞機率。所以穿刺時應與病人交談,分散注意力,進針快.輕.穩(wěn)。在患者處于舒適的情況下妥善固定血管路,在病人手臂下墊一軟毛巾,把手臂放在舒適的位置,交代注意事項。
2.2 透析過程中的舒適護理 護士密切觀察患者的全面情況,檢測生命體征,及時巡視,及早發(fā)現(xiàn)患者的病情變化,如病人出現(xiàn)打哈欠.出冷汗.心慌.眼花.血壓下降.心率加快等及時通知醫(yī)師,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另外護士密切觀察透析機版面數(shù)值的變化,如出現(xiàn)故障及時排除。減輕患者顧慮心理,消除緊張情緒,在巡視過程中發(fā)現(xiàn)穿刺處有血液外滲應及時處理。如有血腫迅速更換穿刺部位,第2周用50%的硫酸鎂濕熱敷或用土豆片貼服,促進血液循環(huán),做好患者的安撫工作。
2.3 透析后的舒適護理 透析結束回血操作熟練,拔針迅速輕柔,在病人穿刺針尖前0.5-1.0厘米處壓迫,力度以既不出血.又不能完全阻斷血流為準,一般按壓5-10分鐘,不出血后用彈力繃帶包扎,告知患者保持內漏干燥,避免提重物。自己每天檢查內漏情況,如震顫減弱或消失,或穿刺部位紅.腫.熱.疼,盡快與護理人員聯(lián)系。掌握低鹽.低磷優(yōu)質蛋白質飲食食譜。定時測血壓,控制情緒,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
結論 舒適護理是一種整體的.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在血液透析中引入舒適護理,使之貫穿于血液透析始終。可以使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時充滿信心,感到舒適以及親人般的溫暖,降低緊張焦慮感,讓患者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舒適護理不僅滿足了患者的基本需要,還豐富了護理內涵,起到促進放松的作用,密切了護患關系,提高了護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