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的護理干預方法及臨床效果;方法:從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中選取200例為觀察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10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與護理總有效率為91.00%,明顯高于對照組79.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中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預后,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關鍵詞: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肝硬化;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65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3-0390-01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肝硬化較為常見的嚴重并發(fā)癥,因患者有嚴重的肝硬化,凝血因子合成不足,脾功能亢進會對血小板聚集造成破壞,導致患者出現(xiàn)較為明顯出血癥狀。一旦有曲張靜脈破裂出血癥狀,則出血量大,短時間內出現(xiàn)出現(xiàn)休克癥狀,止血較困難,病死率較高[1]。臨床護理難度較大,微小的護理差錯都可能直接威脅到患者生命,因此,精心的護理措施也是提高患者治療效果的關鍵。在本組研究中,對肝硬化胃食管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實施綜合護理,效果滿意,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200例為觀察對象,男性123例,女性77例,年齡34-72歲,平均(57.1±4.2)歲,出血量1500-3000ml,平均(2750±120)ml,所有患者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便血及嘔血、血壓下降等癥狀,其中32例患者出現(xiàn)休克。排除出血量<1500ml患者,具有凝血功能障礙患者及重要器官嚴重衰竭患者。將20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10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出血量及其他情況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較好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擴充血容量、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度平衡,止血;營養(yǎng)支持、護肝、吸氧等對癥治療方案。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給予內鏡下治療。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行綜合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心理護理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極易出現(xiàn)恐懼、緊張與焦慮情緒,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交流,并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與情緒變化,耐心給予情緒疏導,多關心患者,并取得患者信任,例舉以往成功治療病例,使患者建立治療信心,達到理想治療效果。
1.2.2出血護理
胃食管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出現(xiàn)后,會出現(xiàn)便血、嘔血、血壓急劇下降、休克等癥狀。護理時必須快速建立靜脈通路,遵醫(yī)囑擴充血容量,并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采取止血措施,并指導患者保持絕對臥床休息,給予心電監(jiān)護,對患者呼吸、血壓、心率等體征變化進行監(jiān)測,并記錄出血量,給予吸氧糾正低氧血癥。關注患者是否出現(xiàn)惡心、喉嚨發(fā)癢、嘔吐癥狀,是否出現(xiàn)腸鳴音亢進、腹脹等便血癥狀,全身發(fā)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等活動性出血癥狀,一旦有異常癥狀,立即采取搶救措施[2]。
1.2.3再出血護理
胃管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主要原因為門靜脈高壓,在出血癥狀控制后,依然需要對患者的脈搏、血壓、血紅蛋白等指標變化,判斷患者食管有再出血的危險,一邊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治療,采取積極措施對出血性休克進行預防。
1.2.4飲食護理
已經(jīng)有相關研究顯示[3],飲食不當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再出血的主要誘發(fā)因素,極易因食物粗糙刺激后引發(fā)破裂出血。必須加強患者的飲食護理,在預防出血與再出血有重要價值。在出血期間,需要禁食、禁飲,止血24h后,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進食溫熱、清淡的流質食物,隨后逐漸過渡為半流質、軟食等,多進食富含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維生素等極易消化的食物,以少食多餐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引發(fā)刺激。
1.2.5生活護理
指導患者戒煙、忌酒,避免勞累過度,合理安排休息,行程飲食、睡眠、排便規(guī)律,必須隨時預防再出血。保持大便暢通,存在便秘者,可使用緩瀉劑改善,咳嗽、惡心、嘔吐者給予對癥處理,預防腹壓增高而形成的血管曲張性出血;每日兩次口腔護理,及時清理嘔吐物,預防口腔感染。
1.3統(tǒng)計學分析
將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錄入SPSS19.0軟件中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治療與護理總有效率為91.00%,明顯高于對照組79.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見表1,
3 討論
肝硬化門靜脈高壓造成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問題是肝硬化患者十分嚴重的并發(fā)癥。研究表明[4],近30%的患者在第一次初次出血則屬于致死性出血,而大部分患者約70%均是多次出血,而且出血次數(shù)越多,病死率越高。臨床止血效果不僅與正確的治療有關,而且與良好的護理有著重要的關系。護士要與醫(yī)生緊密配合,做好患者的綜合護理,提高治療的成功率。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與護理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同相關文獻報道一致[5]。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生存率,有效預防再次出血,改善預后,應廣泛運用。
參考文獻
[1] 宋明芳.護理干預在肝硬化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8):7-8.
[2] 邱紅梅,鄧辛香,彭忠田等.個性化護理措施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的效果評價[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4,21(12):1999-2001.
[3] 李田英.氣溫對肝硬化門靜脈血液動力學的影響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3):1173-1174.
[4] 巫香球.心理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患者遵醫(yī)行為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8):3-4.
[5] 沈瓊.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行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術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21(21):1965-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