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呼吸困難新生兒患者的發(fā)病原因和癥狀表現。方法:選取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呼吸困難新生兒70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一系列臨床檢查后,統(tǒng)計分析發(fā)病原因。結果:導致新生兒呼吸困難的主要原因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肺部疾?。?7.2%)、顱腦疾病(21.5%)、先天性疾?。?.3%)、其他疾?。?7.1%)。結論:呼吸困難新生兒的發(fā)病原因包括肺部疾病、顱腦疾病、先天性疾病,其中肺部疾病為主要原因。
關鍵詞:呼吸困難新生兒;發(fā)病原因;癥狀表現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3-0203-01
新生兒呼吸困難是常見的新生兒危重癥,主要是呼吸系統(tǒng)、心臟病、神經系統(tǒng)疾、代謝性疾病等各種原因引起的呼吸急促、節(jié)律不整、吸氣與呼氣不協調[1]?;純号R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癥、酸中毒,如果不能及時治療處理,會威脅到患兒的生命安全[2]。為了進一步研究該疾病的發(fā)病原因,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呼吸困難新生兒70例進行分析,具體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呼吸困難新生兒7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胎齡在30—42周之間,平均39.5±0.4周;體重在1.5—4.3kg之間,平均2.8±1.0kg。足月兒(37周以上)52例,早產兒(37周以下)18例;第一胎41例,第二胎20例,第三胎9例;出生Apgar評分3分以下25例,3—7分31例,7分以上14例。所有患兒均符合新生兒呼吸困難的診斷標準[3]。
1.2 檢查方法 對70例患兒進行常規(guī)檢查,包括血常規(guī)、胸部CT、血電解質等,部分患兒進行頭顱CT檢查。
1.3 呼吸困難原因分析 經統(tǒng)計分析可知,肺部疾病是導致新生兒呼吸困難的主要原因,占比57.2%。其余因素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顱腦疾?。?1.5%)、先天性疾?。?.3%)、其他疾病(17.1%)。結果見表1。
1.4.1 肺部疾病 患兒癥狀表現為體溫升高(37.9—39.5℃)15例;全身紫紺11例,唇部和肢體紫紺9例,陣發(fā)性紫紺13例;呼吸淺促15例,呼吸深快13例,頻發(fā)呼吸暫停1例,呻吟呼吸4例,呼吸不規(guī)則1例;咳嗽12例,呼吸音增強或降低37例,啰音22例; X線或CT顯示胸部紋理增粗38例,紋理減弱或消失2例,片狀陰影16例,斑點狀陰影13例。
1.4.2 顱腦疾病 患兒癥狀表現為陣發(fā)性紫紺5例,唇部和肢體紫紺16例;呼吸淺促2例,呼吸深快5例,頻發(fā)呼吸暫停6例,呻吟呼吸4例,雙吸氣2例,不規(guī)則呼吸1例;肌張力改變18例,其中增高7例、減弱11例;嗜睡6例,昏迷4例,驚厥3例,容易激怒5例。
1.4.3 先天性疾病 患兒癥狀表現為全身紫紺3例,唇部和肢體紫紺5例,陣發(fā)性紫紺2例;呼吸淺促5例,呼吸深快5例;喂奶后嘔吐2例,腭裂1例,胸廓飽滿2例;肺部呼吸音減弱或消失2例,心臟雜音2例,腸鳴音4例;轉院后隨訪心臟彩超檢查顯示心血管畸形2例,胸腹部X線檢查顯示含氣腸管1例。
1.4.4 其他疾病 患兒癥狀表現體溫升高(37.9—39.5℃)5例;全身紫紺2例,唇部和肢體紫紺11例;呼吸淺促3例,呼吸深快9例;心音減弱6例,肺動脈音增強或雜音1例;昏迷2例,黃疸2例,脾臟增大3例;轉院后隨訪心臟彩超檢查顯示肺動脈高壓1例。
2 結果
70例呼吸困難新生兒的發(fā)病原因包括肺部疾病、顱腦疾病、先天性疾病,其中肺部疾病為主要原因。
3 討論
新生兒呼吸困難是新生兒建立正常的呼吸后,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呼吸異常,臨床表現為呼吸不規(guī)則、紫紺、肺部雜音、三凹征、鼻翼煽動等。由于病因診斷錯誤而引起的新生兒誤治或死亡,也占據一定比例。本次研究中,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難所占比例最大,為57.2%,這是因為氣體交換彌散障礙,以肺炎(包括吸入綜合征)居多。一般存在明確的吸入羊水、胎糞,并且伴有發(fā)熱或咳嗽的癥狀[4]。另外,肺透明膜疾病常見于早產兒,治療關鍵是要應用肺表面的活性物質。顱腦疾病中,胎兒常出現嗜睡、昏迷、易激怒、抽搐等表現,同時伴有反應遲鈍、肌張力改變癥狀。缺氧缺血性患兒有宮內窘迫病史,窒息會損傷大腦皮層,使呼吸中樞抑制,導致呼吸困難,反映在臨床表現就是呼吸不規(guī)則、節(jié)律改變[5]。顱內出血患兒會有雙吸氣、抽泣樣呼吸。本次研究中顱腦疾病病因占比21.5%。先天性心臟病不容易發(fā)現,需要輔助檢查才能確診。其中,心臟病會導致血液分流異常,引起紫紺和呼吸困難,即使吸氧后紫紺也不能緩解。膈疝是腹腔內的臟器壓迫到肺組織,導致呼吸困難,患兒胸部隆起,在X線檢查下確診。顱面畸形會導致呼吸道病變,從而致使呼吸困難,一般情況少見[6]。本次研究中,先天性疾病原因占比4.3%。
綜上,呼吸困難新生兒的發(fā)病原因包括肺部疾病、顱腦疾病、先天性疾病,其中肺部疾病為主要原因。臨床上首先明確呼吸困難原因,確定呼吸困難是上呼吸道阻塞引起,還是肺部疾病所致,其次要注意先天性心臟病或膈肌疾病,然后檢查是否伴有低血糖、低體溫等困難導致呼吸困難的因素,才能針對病因及時救治。
參考文獻
[1] 黃召金. 新生兒呼吸困難胸部X線平片分析[J]. 銅陵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04(05):23-26.
[2] 王新華,殷殷,盧寶祥. 新生兒呼吸困難78例臨床分析[J]. 新醫(yī)學,2013,10(21):648-650.
[3] 金漢珍,官希吉,黃德珉,等. 實用新生兒學[M]. 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0(21):464.
[4] 陳燕. 近足月新生兒呼吸困難82例的護理[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7(03):4223-4224.
[5] 滕懿群,張佩華,陸巧英. 新生兒呼吸困難臨床與病因分析[J]. 現代實用醫(yī)學,2010,10(07):1064-1065.
[6] 姜赤秋,高源,洪艷,等. 早期新生兒呼吸困難196例臨床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12,09(11):1334-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