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一批唐代文獻,里面保存著不少唐人的“放妻書”(離婚證書),部分內容如下:
既以二心不同,難歸一意,快會及諸親,以求一別,物色書之,各還本道。
愿妻娘子相離之后,重梳蟬鬢,美掃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韻之態(tài)。
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三年衣糧,便獻柔儀。伏愿娘子千秋萬歲。
于時某年某月某日某鄉(xiāng)謹立此書
比起現(xiàn)在離婚的水火不相容,唐代《放妻書》語氣溫柔、遣詞風雅。離婚就離婚,沒有你死我活的詛咒,反倒是祝愿妻子打扮得漂漂亮亮,早日覓得富貴佳偶。離婚后男方還要再負擔女方三年衣糧,而且是一次付清。最后的“伏愿娘子千秋萬歲”令人忍俊不禁,盡管這是當時的一種程式語言,卻能讓人感受到唐人的包容和釋懷,溫情和幽默。
(摘自《南國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