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年份里,我想起了我的爺爺———一位曾參加遠征軍入緬作戰(zhàn)的國民黨抗戰(zhàn)老兵。
爺爺原名葉學賢,后改名葉筱清。1920年出生在湖南平江縣安定鎮(zhèn)小田村一個比較殷實的家庭。爺爺5歲開始讀私塾,由于聰明,深得老師的喜愛。爺爺讀了9年私塾,能吟詩作對,練得一手好毛筆字,深得鄉(xiāng)鄰夸獎。1935年,剛滿15歲的爺爺在太爺爺?shù)膸椭?,開辦了自己的學館,招收當?shù)睾⒆舆M學館學習,開始當起了私塾先生。
1937年,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一天,太爺爺把爺爺叫到身邊說:“你有文化,現(xiàn)在國家需要你,你應該當兵去?!?/p>
爺爺離開家時是1939年8月,正是抗日戰(zhàn)爭進行得最艱苦、最殘酷的階段。爺爺這一去就是13年,其間經(jīng)歷過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和和平建設時期。
爺爺?shù)介L沙后,在太爺爺好友的推薦下,進入國民黨中央軍官學校長沙分校學習工兵指揮專業(yè)。在當時,中央軍官學校號稱是黃埔中的黃埔,在第十四期的學習中,他受到了杜建時(時任國民黨中央軍官學校長沙分校主任、陸軍大學教務長)的認可和賞識。
1941年畢業(yè)后,爺爺在杜建時的推薦下,進入杜聿明領導的國民黨第五軍“鐵甲王牌”第96師擔任中尉副官。這支部隊是國民黨百萬大軍中唯一的一支機械化裝甲部隊。
爺爺曾講:“能到這支部隊去,是當時許多青年學生夢寐以求的。”
1941年12月,緬甸首都仰光突然遭受日本“零式”飛機群的轟炸,仰光告急。英軍總司令胡敦請求中國派出援軍。蔣介石想起了“鐵甲王牌”杜聿明。1942年2月,杜聿明任中國遠征軍第一路軍副司令官,率“鐵甲王牌”第五軍、甘麗初的第六軍和張軫的第66軍3個軍約10萬兵力入緬作戰(zhàn)。爺爺隨部隊一起赴緬作戰(zhàn)。
中國遠征軍司令羅卓英與美國顧問史迪威將軍當時制定的是所謂的“曼德勒會戰(zhàn)”計劃,即集中遠征軍第五、第六以及第66軍3個軍約10萬兵力,分布在長達300公里的平(平滿納)曼(曼德勒)公路沿線,與日軍作戰(zhàn)。對于這種長驅(qū)直入的冒險計劃,杜聿明是強烈反對的。果然不出所料,1942年4月9日,日軍第33師團分兵3路,以重兵摧毀了執(zhí)行“曼德勒會戰(zhàn)”計劃的遠征軍“長蛇陣”。
但是,盡管此時“曼德勒會戰(zhàn)”計劃宣告失敗,并且在日軍兵力、裝備都占優(yōu)勢并擁有制空權(quán)的情況下,中國遠征軍仍然克服種種困難,與日軍苦戰(zhàn)12天,殲敵5000余人,成功掩護了英軍撤退。
這時,為避開日軍的追殺,部隊決定沿著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翻越野人山向中緬邊境靠近,返回祖國。
“部隊主力遁入野人山數(shù)天后,由戴安瀾將軍的200師擔任后衛(wèi),我們第96師擔任前衛(wèi)。在擺脫日軍追擊后,我們鉆入了有毒禽猛獸的原始森林,但我們很快迷失了方向,與長官部失去了聯(lián)絡。我們踩著野獸越過的小路,在陰暗潮濕的原始森林里走了10多天,來到了一處神話般與世隔絕的地方。這里住著幾戶人家,四周被白雪皚皚的大山包圍,地圖上查不到這個地方,同土著人又語言不通,只能判斷是到了喜馬拉雅山腳下。我們別無選擇,唯有聽從天命,在這個世外桃源住下來。我們靠打獵、捕魚和采集野果,勉強維持半饑半飽的原始生活。幸運的是一個多月后,部隊在藏族向?qū)У膸ьI下,翻越白馬大雪山,于8月中下旬陸續(xù)經(jīng)西藏返回國內(nèi)。”
爺爺說:“中國遠征10萬大軍浩浩蕩蕩開入緬甸,作戰(zhàn)不足兩個月,而死亡總數(shù)高達6萬人,其中作戰(zhàn)傷亡僅為1萬人,近5萬人死在深山密林的撤退中。我在這段非人的生活中,幾次病倒,險些死在那里了,也許是年輕,我戰(zhàn)勝了死神。其實我們是懷著滿腔熱血去的,我所在的遠征軍部隊雖然和日軍只是短暫的交火,但奮勇作戰(zhàn)的官兵,仍然給了日軍以一定的打擊。部隊為什么要那么快撤回來呢,我后來才知道是上層發(fā)生了矛盾,聽說是杜聿明對英國人的欺騙和不忠不滿,拒絕了時任中國戰(zhàn)區(qū)參謀長史迪威要他撤往印度的指示,而是執(zhí)行了蔣介石令他北上撤回云南的命令?!?/p>
爺爺所在的第96師工兵團回國后,休整了一個月。后為提高部隊戰(zhàn)斗力,1943年中國遠征軍官兵又分別在設立于中國的昆明、大理和印度的蘭姆伽等地的干部訓練團和訓練學校,進行兵器、射擊、戰(zhàn)術等訓練,并配備了盟軍提供的新式裝備,部隊的作戰(zhàn)能力得到提高。當時爺爺作為教官,帶領部隊士兵進行戰(zhàn)術訓練……
2000年10月11日,爺爺在家中病逝,享年8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