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的中國婚禮中,“藏鞋”作為迎親環(huán)節(jié)中的經(jīng)典保留節(jié)目,一百對新人能玩出一百種花樣?!安匦焙汀罢倚甭犓聘愎?,其實在最初,這可愛的習俗也有著不為人知的別樣含義。
中國“藏鞋”習俗的來源眾說紛紜,一說是新郎需要驗證新娘是否為真正的“三寸金蓮”,因此必須不遺余力地找到婚鞋并親手為新娘穿上;有人說新郎伏地找鞋的姿勢是“拜倒在新娘石榴裙下”的最好體現(xiàn),因此必須要在婚禮上來一遭。還有坊間流傳的說法是,新娘出嫁不可帶走娘家一塵一土,因此婚鞋必須是全新的,只有在新郎親手將新娘抱上轎后才可為新娘換上。舊時中式婚禮中,婚鞋的一針一線都頗有講究,古代蘇繡的繡娘們多用“喜”字作為婚鞋的圖樣,象征著將喜慶繡進鞋中,攜帶著祝福走入婚禮殿堂。找到婚鞋的任務必須由新郎完成,這意味著哪怕會遇到種種困難,哪怕幸福不常伴左右,新郎都會為新娘找回她的幸福,找回她的喜樂安康。
世界各地的文化中,與鞋有關(guān)的習俗五花八門。在埃及婚禮儀式結(jié)束后,新娘的父親會親手把新娘的鞋脫下交給新郎,預示著她從父親的小女兒變成了新郎的妻子,而保護她的責任也從父親手中交給了新郎。接過新娘的鞋子就如同當著岳父大人的面許下承諾,將會陪她走完這一生,為她分擔所有。而在中世紀的歐洲,賓客們不會去搶奪新人的鞋,相反會在婚禮結(jié)束新人坐馬車離開教堂時,紛紛脫下腳上的鞋朝馬車擲去,表示對新人的祝福。誰能擲中馬車,誰就能分得新人的幸福,若是姑娘擲中,就意味著她將成為下一位踏入婚姻殿堂的幸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