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稱,在2015年早些時候?yàn)椤皯?zhàn)爭孤兒”開設(shè)的語言課上,鈴木艷子突然想到,她回到父母的國家已經(jīng)整整29年了。
71歲的鈴木生于1944年,父母是移民到中國東北的日本人。1945年8月日本向盟軍投降以后,她和父母進(jìn)入黑龍江省寧安的一個難民營。母親死后,父親認(rèn)定不能把鈴木帶回日本,就把她留給一對沒有孩子的中國夫婦。被取名楊艷華(音)的鈴木說,養(yǎng)父母很窮,她只讀到小學(xué)四年級。
她五六歲時首次得知自己是日本人。她開始想象日本是什么樣子,去日本的夢想使她的生活變得可以容忍。29歲那年,鈴木嫁給了養(yǎng)父母介紹的一個親戚,丈夫善良勤勞。當(dāng)鈴木告訴丈夫她有朝一日希望回到日本,他說他愿意跟她在日本度過余生。鈴木42歲那年與丈夫和兩個女兒回到了日本。
鈴木覺得哪兒都不是自己的家,無論中國還是日本。在中國,人們會在她背后議論她是個日本姑娘。在日本,她有時感覺到作為中國人面對的冰冷目光。大概28年前,她在一家汽車零部件工廠找了一份工作,但因被工友當(dāng)成中國人而遭冷遇。
鈴木忙于學(xué)習(xí)日語,兩個女兒卻很快掌握了這門語言。鈴木的女兒很聽話,努力學(xué)習(xí)。但小女兒身體一直很弱,在他們舉家遷居日本后不久就被診斷出患了腦癌,在21歲時去世。鈴木的丈夫在2005年前后患了帕金森癥,2010年11月去世。出于對他的感激,鈴木按他所希望的在家里悉心照顧他,直至他去世。鈴木接受女兒和丈夫的死亡,稱這是“命”。
鈴木的丈夫和女兒葬在黑龍江,她希望自己死后骨灰撒在日本和中國之間的大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