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適婚男女的婚戀觀近年來開始變化。和父輩們相比,他們在婚戀問題上更自由、開放,會自己選擇心儀對象結婚。
戀愛送手機 朝鮮年輕人的擇偶標準其實很普通:長相好看、職業(yè)穩(wěn)定最為重要,若對方是朝鮮勞動黨黨員,會加分不少。
記者在平壤街頭觀察發(fā)現(xiàn),雖然在公共場合接吻的情侶少見,但在大同江畔主體思想塔旁的草坪及長椅上,還是能見到不少年輕男女共撐一把傘、甜蜜地依偎在一起。約會時,男生會更主動,他們變換各種花樣,邀請女生一起打球、野餐、去游樂場玩、到江邊散步等。
朝鮮男生戀愛時會花心思準備禮物,常見的有鮮花、巧克力、洋娃娃等,條件好的也會送手機、金戒指或者項鏈。
在平壤,手機普及率很高,不少年輕人都開始用觸屏式智能手機,其操作系統(tǒng)與安卓類似,價格在100~200美元。手機沒有Wi-Fi,自帶朝鮮語詞典、英語詞典、領導人著作典籍等應用,還可以到指定的信息技術會社花幾千朝幣下載教育類或游戲類App。如果男生送一部手機作為定情信物,女生會非常開心。
在朝鮮,若一個普通女性攜帶手機,就可能被認為是名花有主了。這是因為,由于手機價格昂貴,一般的單身女性沒有能力購買。
房子無需操心 戀愛談了一段時間后,如果雙方感情穩(wěn)定,就會在父母的催促下進入談婚論嫁的環(huán)節(jié)。
朝鮮的男青年大多在30歲左右結婚,女性約在27、28歲。在結婚前一個月,還會有一個訂婚儀式。訂婚當天,男方家長帶點啤酒來到女方家里,兩家人在一起吃頓飯,喝點酒聊聊天。男女雙方還要互贈制作西服和朝鮮民族服裝的布料。不過,這并不代表朝鮮人的訂婚禮就不用“破費”了。有時,有實力的家庭還會互送美元做禮金,條件較好的給十張面額100美元的鈔票,條件稍差一些的,給三四張。
結婚前,雙方父母會自己做被褥、枕頭等,新郎新娘互相會給對方購買多套衣服,還得為對方準備婚禮當天從頭到腳要穿的所有衣物,內(nèi)衣、襪子、鞋等。男方還需要給女方買首飾。
在朝鮮,房子無需自己操心。新婚夫婦雙方都可以向國家申請分配免費住房,誰申請成功了就住在誰家。若暫時沒有分配到,就先和男方父母一起住,分到房子后再搬出來。
固定廣場拍照 婚禮當天,新娘必須穿傳統(tǒng)朝鮮服裝,即赤古里裙。新郎一般穿西裝、打領帶,婚禮的伴郎和伴娘必須是已婚者。
那天,化妝師會先給新娘化妝、做頭發(fā),之后新郎把新娘接出來,一起去萬壽臺廣場的金日成、金正日銅像前獻花、合影——這是平壤市民結婚時一項不可缺少的活動。
拍完照后,新人就直奔餐廳,宴請親朋好友。酒宴開始前,新郎新娘要互換戒指和手表,隨后會有人拿筷子扎塊年糕讓新人吃掉,寓意今后兩人要共同生活。
受邀參加婚禮的親朋好友也會贈送禮物。一位平壤的大學生告訴記者,二十多年前他們的父輩結婚時大家會贈送床單或臉盆、水壺等表示祝賀,而如今則流行送各類小家電、款式新穎的服裝等。
此外,朝鮮婚禮上人們也送“份子錢”。過去多是送朝鮮幣當禮金,近年來開始流行送人民幣和美元,有的會給一到兩百元人民幣,關系特別近、條件好的會給一兩百美元?;楹?,朝鮮男人作為一家之主的地位也就基本確立,除“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等特殊節(jié)日外,他們極少下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