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歐洲戰(zhàn)爭已經結束,很明顯日本已沒有任何勝利希望。但是,日本領導人仍然拒絕投降。1945年8月初,美國推出了一種可怕的新武器,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在短短幾天內,日本投降,終于結束了戰(zhàn)爭。
然而,近年來,加利福尼亞大學一位德高望重的歷史學家長谷川,對這一事件給出了新解釋。他認為,日本在廣島核爆炸之前并不準備投降,在核爆炸之后也不準備立即投降。事實上,是因為在廣島核爆炸幾天之后的蘇聯對日宣戰(zhàn)使日本投降。
美國和日本公眾都堅持認為是核爆炸結束了戰(zhàn)爭。對于日本人來說,廣島是他們國家作為受害者的有力象征,幫助他們遮掩侵略者的角色和大規(guī)模戰(zhàn)爭暴行。對于美國人來說,廣島核爆炸一直是最后被證明正當的手段。(摘自《環(huán)球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