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突然有一天,男人和女人開始熱衷于打扮,于“高齡”時風格大變,穿上或鮮艷或活潑或詭異的性感衣物,多半是發(fā)生了什么事。對男人來說也許是機會,他在試圖接近年輕或新鮮的女性;對女人來說也許是危機,她開始認真考慮是不是要讓他重新發(fā)現(xiàn)自己的魅力,給他一個新的觀感。
作家嚴歌苓在每日寫作完畢之后會換上漂亮的衣服,化上得體的淡妝,熨燙好所有的衣服,然后靜候丈夫的歸來。她說:“你要是愛丈夫,就不能吃得走形,不能肌肉松懈,不能面容憔悴,這是愛的紀律,否則是對他的不尊重,對愛的不尊重?!蹦懵犃诉@段話是會心一笑還是勃然大怒?恰好這兩種反應我都看到過,在不同的女人身上。
男人當然愿意每天回家之后見到安靜美麗的妻子,而不是散發(fā)著油煙味蓬頭垢面的主婦。為什么別人的女人看起來不錯?那主要是你沒見到她在廚房里切黃瓜片用來做面膜的場景。
很多女人對嚴歌苓的那段話嗤之以鼻:誰有那閑工夫?再說了,我們是夫妻,他要是敢嫌棄我那就不是愛!
而另一種女人則會心一笑。因為有些話并不適合公開說——繃緊的美是一種高強度自律,確實辛苦,但恰好證明一點:她一定是愛自己勝過愛任何人。這是自己不容超越的底線。為什么你出門前要把自己收拾得很美麗給外人看,而愛人只能看到你不修邊幅披頭散發(fā)的樣子?為什么你可以重視不相干的人對你的觀感,卻因為那人愛你,便可以在他面前放縱而不講究?
我傾向于嚴歌苓的觀點,卻也覺得這是一生的功課,做起來確實不容易。
無論貧窮、疾病都不能把我們分開——這樣的誓言多么有覺悟,在它面前丑一點算什么!要是因為年華老去或面容憔悴就會失去愛,那愛又是多淺薄和虛偽。也許就是因為這個強大的邏輯,人們有時便可心安理得地放縱自己吧。
(摘自《我們如何走到這一步》九州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