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意味著6至15歲的孩子有義務去上學,也意味著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必須接受中小學的教育。隨著各種互聯(lián)網教育模式的出現(xiàn),中小學的課堂正受到來自在線教育越來越多的挑戰(zhàn)。這種挑戰(zhàn)正在使學校教育發(fā)生變化,使教師的教學手段和角色發(fā)生變革。
模仿游戲闖關
今年1月,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qū)五一中路小學的學期末數學考試,以闖關游戲的方式,替代了傳統(tǒng)的期末考試。五道由易到難的關口,就像是在電子游戲里一個又一個關口一樣。將近一個小時的游戲之后,最終有十名同學打通關,獲得了“數學寶貝”的稱號。
“剛才我們聽完了寒號鳥的故事,下面我們來過‘時間關’,看誰能又快又準地讀出時間來!”史誠佳老師端出時間模型,撥動時針和分針,臺下的同學們緊張地盯著,生怕自己眼睛走神?!斑@樣的考試真好玩,像電視里的智勇大沖關一樣。”小學生李和禾一邊數著自己的小星星一邊說。這個班有39名同學,學校按每3個人一組,分為13個小組,小組的同學相互協(xié)助,要闖過口算小能手關、時間關、火眼金睛關、生活大破解關等五關。五關由易到難,將學生在這個學期學到的百以內的計算、時間的認識、角的認識和數學解決生活問題等知識點,用闖關玩游戲的方式來檢測學生們掌握的情況,誰闖的關越多,獲得的星星就越多。一個小時的游戲下來,李海濤等十名同學以囊括所有星星的成績打通關,獲得了“數學寶貝”的稱號。每個學生都有一本素質評價手冊,每一個學期的成績都有記入其中。那孩子的成績將如何記入手冊呢?
在闖關現(xiàn)場,學校有4名老師既是裁判,又是記錄者,將把孩子們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進行記錄。這種表現(xiàn)是指孩子在某個知識點的運用情況。彭炯在時間關將所有星星拿下,而口算小能手關里因不清楚混合運算的計算規(guī)則而丟了四顆星,老師進行記錄,并與家長溝通。
“此外,學校將把闖關成績與孩子在本學期日常課堂表現(xiàn)、該科目的隨堂測試等過程性評價結合起來,按照優(yōu)、良、差的等第記入手冊中,讓家長能了解孩子知識掌握的情況?!毙iL張宏軍介紹說。學校與家長溝通的結果是,全體家長同意學校的改革。張宏軍表示,學校不只是在考試中應用闖關方式,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早已開始了這種嘗試。這是因為學校發(fā)現(xiàn),學生們早已接觸到大量電子游戲,而電子游戲對學生的興趣點的把握是最準確的。課堂教學和考試模仿電子游戲的結構,是為了給學生減負,讓學生輕松集中注意力。這方面,學校其實已經動手晚了。大量在線教育網站早已向中小學生提供游戲方式了。
挑戰(zhàn)常規(guī)課堂
近年來,在國際上被稱為K12(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通常指中小學基礎教育)的在線教育在中國迅速發(fā)展。這種發(fā)展也獲得了政策支持。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發(fā)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構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yōu)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逐步縮小區(qū)域、城鄉(xiāng)、校際差距”。在此之前的“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中也明確提出“三通兩平臺”構想,即“寬帶網絡校校通、優(yōu)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以及“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
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xiàn)教育公平、促進教育均衡,為在線基礎教育行業(yè)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K12領域陸續(xù)成立了一系列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這些創(chuàng)業(yè)者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線下培訓,而是開始涉足基礎教育的內容。
寧波啟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開發(fā)的游戲軟件,能夠提供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的漢字、拼音、數學以及英語教學課程。多年來,該公司開發(fā)的“悟空識字”游戲客戶端,能夠通過互聯(lián)網把家庭電腦和服務器上的4種教學課程聯(lián)系起來。該公司客服人員告訴《教育》記者,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客戶提出,希望開發(fā)在移動設備上的游戲客戶端,否則就要改用其他教學游戲了。該公司從2013年開始,緊急開發(fā)了4套獨立的客戶端,提供給客戶。和寧波啟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不同的是,其他學習型手機游戲,基本上都是免費的。在安智市場上,中小學的英語、數學、漢字、拼音、音樂、美術等課程,均能找到同類的教學互動游戲,以游戲的形式,出現(xiàn)畫面精美有趣的教學內容和作業(yè)、測試環(huán)節(jié),一切都按照游戲闖關的方式設計。
北京家長于佳和告訴《教育》記者,他的小孩今年9月將就讀小學一年級。在過去兩年里,孩子已經通過游戲把小學三年級之前的課程基本學完了。雖然政策已經不允許小學舉辦考試,他也不希望對孩子進行過度早教,但是這些游戲就是很吸引孩子主動去玩,每周只要玩上幾次,兩年下來,所有課程都被孩子打了通關。于佳和表示:“現(xiàn)在制止已經晚了。再說,這也不是什么壞事?!彼X得有些苦惱的是,小學四年級之前的日子,孩子該怎么辦???
越來越多的孩子在生活中使用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他們的父母也能接受他們使用這些設備玩學習型游戲。在家長看來,這總比狂飆臟話的賽車游戲要好一些吧。一段時間下來,學生的學習進度就不由教師掌控了,有些學生可能通過游戲快速通關,有些學生則會覺得教一樣的課程,自己的真人老師講得怎么那么沒意思呢?結果,孩子對課堂教學失去興趣,在課堂上走神。
關鍵是轉變觀念
除了游戲之外,越來越多的優(yōu)秀教師和名校也加入了在線教育。2013年8月,全國20所頂尖高中宣告組團成立C20慕課高中聯(lián)盟之后不到兩個月,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是14個省市自治區(qū)的多所初中和小學,在華東師大慕課中心的發(fā)起下建立了第二個慕課聯(lián)盟。自那以后,更多學校加入了上述慕課聯(lián)盟。慕課是在美國發(fā)端的在線免費公開課授課平臺,在中國的大學已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全面推廣。這種官方組織的在線教育模式在中小學的推廣,正給基礎教育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帶來巨大沖擊。
最鮮明的改變是普及了翻轉課堂,學生在課前通過視頻授課學習,在課堂上做作業(yè)和練習。翻轉課堂教學理論早已出現(xiàn)。在這種理論的倡導者看來,慕課模式簡直就是為翻轉教學量身定做的。華東師大慕課中心主任陳玉琨教授認為,不要把慕課看成優(yōu)質課程資源的網絡共享,實際上這是助推傳統(tǒng)課堂教學轉型的新技術。陳玉琨表示:“基礎教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2000年左右已經形成,但之后并沒有迅速傳播開來,主要障礙是學生課下可以利用的視頻資源不夠豐富。而慕課網絡開放課程的興起,給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帶來豁然開朗的感覺。”他介紹說:“中小學慕課聯(lián)盟眼下緊鑼密鼓要做的事,是厘清知識圖譜,制作高質量的微視頻,為翻轉課堂的實施提供必要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
陳玉琨認為,制作教學微視頻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內容不同,要求更簡短,給學生印象更深刻,讓學生一目了然,然后,在課堂上教師再帶領學生練習、深化理解。華東師大慕課中心初中小學聯(lián)盟秘書長吳志宏教授表示,微視頻制作與傳統(tǒng)教學有很大不同。他說:“微視頻以知識點為基礎進行編制,時間通??刂圃?0分鐘左右,視頻中不出現(xiàn)老師形象,更突出學生的學。因此,老師在制作視頻的過程中,除了考慮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把知識點講清楚,還要考慮怎么把課講得生動,教學語言要有親和力和幽默感,而不是一本正經的‘老師腔’。”
“在線授課視頻的制作技術很簡單,關鍵是轉變觀念。”吳志宏說,有的老師按照傳統(tǒng)教學方式,這是不妥的。對課前的學習來說,課堂授課節(jié)奏太快。在線授課微視頻不求內容詳細,要講求觀點鮮明。在課堂練習時,教師再幫助學生把知識點之間串聯(lián)起來,靈活運用。有專家認為,課堂翻轉了,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強了。翻轉課堂的特點,是互動比重大,課堂上要隨時獎賞學生的成就。教師的角色更多轉變?yōu)樵u判和獎勵。
經過兩年的教學實踐,“翻轉課堂”已經從理論變?yōu)楝F(xiàn)實。深圳南山實驗學校是首批“全國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也是慕課聯(lián)盟的成員之一。該校教師通過微視頻制作探索“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這一理念與“翻轉課堂”不謀而合。該校的“翻轉課”,在教育界引起了關注。以初三數學課為例,在講授知識點“圓的切割”時,學生前一天通過老師制作的10分鐘微視頻進行新課學習,不懂的地方,軟件會及時反饋給老師,老師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梳理;在課堂上,共性問題全班共同解決,個性問題個別交流;課上的大部分時間進行作業(yè)訓練,采取由淺到深的進階練習,做到基礎知識人人過關,學有余力的也有機會得到拓展;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在3秒內就可反饋給老師,有問題當場就可解決。
不得不適應的改變
在線教育的厲害之處,在于同時向學校課堂和培訓機構發(fā)起了“進攻”。
對于學校課堂的進攻,來自于游戲型在線教育寓教于樂和翻轉課堂對學習興趣和效率的提升,增強了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教師只有適應這種改變,才能在課堂上把學生的注意力搶回來??梢哉f,翻轉課堂是教師不得不適應的改變。
深圳南山學校校長程顯棟對翻轉教學模式十分欣賞,因為這種模式解決了大班招生和教學質量之間的矛盾。“翻轉課堂實現(xiàn)了大班條件下一對一的個別化教學,學生可以根據各自的不同程度開展學習,同時也有效克服了當下課堂教學的最大弊端——老師講得太多?!?面對無所不在的低價、免費在線教育,培訓機構正敗下陣來。學大教育創(chuàng)始人李如彬表示,傳統(tǒng)的推廣渠道將消耗掉七成的收入,而渠道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線教育能根據學生的操作,自動分析其學習缺陷,從而針對性授課,學習和提分效果明顯;省時省錢;娛樂性十足,學習和知識點的鞏固過程,全都寓教于樂。
在北京,各種培訓機構收費高昂,每項培訓年收費通常都要幾千上萬元。北京收費最低的課外培訓是少年宮。以中國青少年活動中心的英語培訓為例,一年兩個學期,每個學期的費用至少在2000元以上。這已經比社會上企業(yè)辦的培訓便宜了至少一半以上。在線教育則基本是免費的,一些學習游戲的收費全部加起來也只有幾百元,而且永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