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的白鐵床是艘船,床畔的一切都在流動,流動的一切都在變化。只有兩個人沒變,一個是床上的張谷雨,一個是床畔的萬紅。”時間流逝,人事變遷,那些愿意堅守的人帶著動人的荒涼感。
嚴歌苓的《床畔》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19歲的護士萬紅負責照看軍人張谷雨,張谷雨因工受傷被診斷為植物人,然而萬紅卻并不認同,她認為張谷雨有著正常的思維,只不過是不能像正常人那樣表達而已。萬紅帶著自己的執(zhí)念,與張谷雨一同相伴。在世事的變遷里,萬紅從來沒有放棄過。
嚴歌苓善于在時間跨度很長的故事里,塑造出性格執(zhí)著的女性形象,比如《第九個寡婦》里的王葡萄、《小姨多鶴》里的小環(huán),她們用執(zhí)著給悲劇故事加入了樂觀的調子,給結局加上了一抹明亮的色彩。本書中的主人公萬紅依舊是一個執(zhí)著的女性形象,嚴歌苓說:“這并不是我采集來的一個故事,而是我在脫下軍裝20多年后,一直想表達的一種軍人精神?!?/p>
嚴歌苓是一位“認認真真,掏心窩子”寫作的作家,對她來說,文字的華美不是文學的最高境界,寫什么都不如寫對了重要。無論從怎樣的角度看,嚴歌苓都是一位很成功的作家。她的作品情感細膩,對人物的刻畫技巧純熟,故事行文流暢,讓人讀來很是享受。在文學以外的運作上,她的作品往往具有被轉化成其它形式重新演繹,并再度獲得成功的可能,比如之前被搬上銀幕的《金陵十三釵》《歸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