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勵最近在網(wǎng)絡上比較火,許多年輕人把他稱為“勵志帝”:他擔任了電影《萬物生長》《后會無期》《二次曝光》《觀音山》等的制片人,他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地球物理儀器開發(fā)公司,他打撈黑匣子、開發(fā)海洋資源……已過花甲之年的他看起來有著超越年齡的活力。
方勵是誰?
今年4月17日,電影《萬物生長》在全國上映,時間恰好撞上勢頭兇猛的《速度與激情7》。此前有不少人擔心《萬物生長》會在碾壓之下成為炮灰,然而事實上《萬物生長》上映6天票房突破1億元人民幣,成為同一時間段上映的國產(chǎn)影片中的“幸存者”。方勵作為該片制片人對這個結(jié)果表示滿意,他開心地說:“我們完全沒想過要躲誰?!度f物生長》是一部獻給春天的電影,我們按照自己規(guī)劃的節(jié)奏上映,相信觀眾既需要特技特效和大場面的刺激,也需要被細膩的情感所感動。”
說起方勵,了解他的人也許不多,但要是列舉幾部他投資的電影,多數(shù)人也并不會陌生。2014年韓寒導演的《后會無期》、在多個國際電影節(jié)上斬獲獎項的《觀音山》,還有《二次曝光》等在華語電影界口碑極佳的電影都是由他投資拍攝的。方勵從2000年開始涉足電影,直到2014年借《后會無期》的大熱之機,才從幕后走到臺前。人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些風格獨特的文藝青春片竟然是由一個老大叔投資制作的。同年,他的一則名為《謝謝你給我上臺的機會》的演講在網(wǎng)上掀起熱潮,受到年輕人的熱烈追捧。當方勵的人生故事被一一挖掘出來,人們驚呼:“太勵志!他的人生比電影更精彩?!?/p>
已過花甲之年的方勵同時參與經(jīng)營著21家公司,業(yè)務涉及地球物理研究、海洋科技研發(fā)、影視制作、文化傳播,行業(yè)跨度驚人。出現(xiàn)在公眾場合的方勵總是穿著一條舊舊的牛仔褲,配一件簡單的夾克或者T恤,笑眼盈盈。他平均每天只睡四到五個小時,精神好得出奇,因為他覺得有太多好玩的、感興趣的事情要去做,“完全舍不得睡”。
方勵雖然因為電影而成為名人,但他的老本行卻與電影相去甚遠。1978年恢復高考后,方勵當年就考入了華東地質(zhì)學院,學習應用地球物理專業(yè),畢業(yè)后順利進入專業(yè)對口的研究所工作。1987年,方勵去美國留學,兩年后獲得Wake Forest大學MBA學位。1992年,方勵回國,由于喜歡機械、物理、地質(zhì)、海洋相關(guān)的領(lǐng)域,他創(chuàng)辦了一家自己的公司,隨后在地球科學和海洋科學技術(shù)領(lǐng)域獲得極大的成功。2000年,由于機緣巧合,方勵開始接觸電影,覺得“挺有意思”,于是便在電影領(lǐng)域耕耘至今。在這15年間,他先后投資了10部作品,無論作品本身還是合作的導演都極具文藝氣質(zhì)。盡管前14年他凈賠4000萬元人民幣,但他一點也不在乎。
“2014年度玩家”
這樣的履歷看起來是精彩的,但這遠遠不是方勵在年輕受眾中火起來的原因。用科學家、企業(yè)家、制片人、電影投資人這些頭銜來概括方勵仿佛都不夠確切,也不夠全面。《南方人物周刊》將他評為“2014年度玩家”。在他自己看來,衡量人生成功價值的標準只有一個:快樂。
這個率性的大叔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段經(jīng)歷:他曾經(jīng)開著車專程去美國亞利桑那州,參觀地球上迄今保存得最完整、也是面積最大的隕石坑。站在坑旁他想,地球變成今天的樣子,花了46億年。當我們談地球歷史的時候,時間單位是百萬年。人類有文字記錄的歷史是幾千年。而一個人的一生大約是3萬天……學習地球物理專業(yè)的方勵習慣于這樣的對比,宇宙之大,人類生命的短暫讓他“十分惜命”。用他的話說,不僅舍不得睡,還舍不得浪費一丁點兒時間在不感興趣的事情上。
然而,從地球物理到電影,這跨界似乎也太大了。但方勵認為,世上根本沒有跨界這回事。“生活在這個星球上,只有大自然和人對我來說是重要的。地質(zhì)、海洋是關(guān)于自然的,電影是關(guān)于人、關(guān)于人在不同時空里面的情緒、情感和故事的?!彪娪皩λ麃碚f最大的魅力在于可以讓他完完全全忘掉自己,嘗試生活的另一種可能。所以,在投資電影時,方勵會選擇能夠打動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的風格普遍青春、小眾而文藝。問其原因,他回答道:“文藝這個事對我來說就是真實的情感、人性和社會現(xiàn)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