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酷仙境”是塵世的、充滿欲望的,“世界盡頭”是“我”精神的化身與變體。
本書成書于1985年,正是新興的電腦技術(shù)把舊有世界弄得一片混亂的時候,村上春樹大概對此感到了恐懼,因此書中有些自閉的主人公萌生了逃到“世界盡頭”的想法。在內(nèi)心小小的“世界盡頭”里,美麗而跟不上世界進化節(jié)奏的獨角獸,成了那個世界的主宰。那個世界沒有新技術(shù)、沒有龐大組織,人們的關(guān)系松散隨意,河流以平緩不變的慢速度緩緩穿過世界,一切都在高墻之后,誰都侵害不了。但這個世界里的人們沒有心也沒有進步。
矛盾就在這里產(chǎn)生:進步固然讓人痛苦不堪,但是世界和個體不可能不進步。最后主人公意識到了這點:與其說“世界盡頭”的鎮(zhèn)子是自己造出來的,不如說那座鎮(zhèn)子就是自己本身,麻煩是外界給予的,牢籠是自己做成的。主人公最后的決定是:讓影子也就是自己的分身返回“冷酷仙境”,自己則和心愛的女孩留在“世界盡頭”的森林里(森林是未完全喪失心的人存活的地方)。這大概是說:一個人應(yīng)該勇敢面對世界,不對自身的限制屈服。在后來的《海邊的卡夫卡》的中文版序里,村上春樹也表達了同樣的主題:世界兇頑異常,但是一個人可以靠著愛和勇氣脫困?!耙孕?!只要自信就無所畏懼。愉快的回憶、傾心于人的往事、哭泣的場景、兒童時代、將來的計劃、心愛的音樂——什么都可以,只要這一類在頭腦中穿梭不息,就沒有什么可怕的”。
本書的語言絢爛至極,讓人產(chǎn)生無盡想象。村上春樹這樣寫女孩的胖:她身體胖墩墩的,全是肉,仿佛夜里落了一層無聲的厚雪:他這樣寫?yīng)毥谦F:它們的金色作為金色發(fā)生于世,存在于世。它們位于所有的天空和所有的大地之間,披一身純正的金毛。和村上村樹的許多作品一樣,本書語言中夾雜著一抹淡淡的哀愁,散發(fā)著其文學(xué)作品特有的孤獨氣質(zhì)。那些新巧的比喻、細致的描寫呈現(xiàn)出淡淡的憂郁和疏離感,讀著讀著你便越想越深,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