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導彈能夠把美軍航母‘掃入垃圾桶,就像1941 年日本攻擊珍珠港時航空母艦把戰(zhàn)列艦掃入垃圾桶一樣?!庇督鹑跁r報》對中國抗戰(zhàn)勝利日閱兵式用了如此夸張的措辭?!斑@種導彈”,正是抗戰(zhàn)閱兵現(xiàn)場解說給國人最大的一個驚喜——東風-26 和東風-21D 反航母彈道導彈。
兩款反艦彈道導彈的公開展示,徹底擊碎了之前所有關于這種武器是否可行的謠言,證明中國在世界上第一個攻克了彈道導彈打航母的監(jiān)測、跟蹤、制導、突防等幾大難題。作為常規(guī)導彈第二方隊接受檢閱的東風-21D中程反艦彈道導彈是我國專門為應對航母威脅而研制的打擊海上移動目標的導彈,號稱“航母殺手”、“航母克星”,可以在打擊過程中改變飛行軌跡以避開反導攔截。
東風-21D采用兩級固體燃料火箭發(fā)動機,長15米,直徑0.14米,重15噸,公路機動發(fā)射,最大射程2700公里,在超視距雷達、衛(wèi)星跟蹤和無人航空器的協(xié)助下,以超音速將彈頭投向目標,目前使用的是單彈頭導彈,以后能擴展使用多彈頭導彈。
精確度高、變軌能力強、突防能力好、機動能力強是東風-21D的特點,雖然身為彈道導彈,但其達到了巡航導彈的精度,飛行末段采用末端制導,可主動變軌,提高命中率,適合打擊機動目標。這種全球獨一無二的反艦彈道導彈能攜帶穿甲彈頭從大氣層外垂直沖向美國航母的飛行甲板,現(xiàn)有技術根本無法攔截。東風-26中遠程彈道導彈為核常兼?zhèn)鋵?,且具備打擊大型水面艦艇的能力。這意味著東太平洋上的敵對大型水面艦艇的“安全范圍”將進一步后退。這是中國東風-21D導彈之后的第二代反艦彈道導彈。
英國簡氏信息集團認為,東風-26的射程約3000-4000公里,使解放軍得以將美國在太平洋的關島基地或印度洋的迭戈加西亞基地納入攻擊范圍。報道指出,在東風-21D導彈形成作戰(zhàn)能力后,美國海軍曾重新制定了“臺海有事”情況下“馳援臺灣”的預案,2009年前,他們計劃將航母開到距離臺灣東海岸200海里的地方,這樣航母上的F/A-18E/F戰(zhàn)斗機將可以有效在臺灣上空飛行作戰(zhàn),甚至可以深入中國大陸實施攻擊。然而到了東風-21D導彈出現(xiàn)后,美國航母的活動區(qū)域被限制在距離臺灣東海岸1000海里外的區(qū)域,此時F/A-18E/F戰(zhàn)斗機的作戰(zhàn)半徑就不足以對臺灣實施有效掩護,需要進行空中加油才能實施作戰(zhàn),這將大大降低航母作戰(zhàn)能力。
而當東風-26出現(xiàn)后,美國航母即使在距離臺灣4000公里的關島附近海域活動也不安全,這意味著甚至美國航母連掩護艦隊在臺灣以東洋面實施反潛作戰(zhàn)的任務也無法完成。東風-26導彈可摧毀關島的雷達系統(tǒng)、防空導彈系統(tǒng),停機坪上的飛機,油庫,各種保障設施。從而導致關島完全喪失為美軍提供后勤保障的能力。從閱兵式上公開的照片來看,東風-26導彈采用了包裝桶包裝,冷發(fā)射方式,意味著東風-26導彈的外場保存條件更好,發(fā)射準備時間更短,具備更強的生存能力。
此外,東風-26導彈的頭錐長度很長,這意味著它可能采用類似東風-21D導彈的大氣高層“拉起”減速的設計,在降低速度到7馬赫左右后使用彈上的雷達掃描地面目標,并實施攻擊。
摘自《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