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躍的因素。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一旦被激發(fā),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目的。因此,我們認為,中學體育課興趣的激發(fā)就是要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激勵和發(fā)揮學生的體育興趣,提高學生參加體育課的積極性。在體育教學中,學生高昂的體育興趣,能夠使學生及早進入學習狀態(tài),有利于更好地掌握運動技術動作,增強自信心,發(fā)揮運動成績,提高課的效率??梢姡ぐl(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是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那么,在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筆者下面結合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心得體會來談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體育課的興趣。
一、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體育課堂教學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終身發(fā)展為主旨”的教學理念。教學過程是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和諧統(tǒng)一的過程,只有充分發(fā)揮 “雙主”的積極性,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在發(fā)揮主導作用的同時,特別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自我設計與評價、自主 學習與控制、相互合作競爭與創(chuàng)新的能力。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設計者,在教學活動中處于主導地位。新課程觀認為,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更好地學、更多地學。因此,教師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重“教”輕“學”、重“講”輕“引”的弊端,通過 “導”和“引”,把對學生活動的控制轉(zhuǎn)化為學生的自我控制,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自主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的全過程。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師生間無時不在進行著微妙的情感交流,學生的情感自始至終都伴隨著教學的各個階段。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表情;或一個眼神、一句話都直接影響著和諧的氣氛。如學生畏懼新動作或練習動作失敗時,教師要用親切的語言、信任的目光、反復的示范去鼓勵他們,去幫助他們找出癥結所在,增強他們完成動作的信心。反之,教師如果有意或無意地流露出急躁,不滿的情緒或嚴加指責,學生就會加重原有的心理負擔,降低興奮性,就更難 完成動作了。另外,教師要理解學生的自尊心理,循循善誘,少批評,多表揚,這點特別是對身體素質(zhì)較差,膽子小的學生尤為重要。如當他們完成動作稍有進步 (即使是失敗的)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哪怕只是點點頭,學生的精神上都會感到滿足,提高他們上體育課的積極性,增強學習的信心。再次,需要批評的通過采用動作、表情、提醒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容易接受和理解。
三、不斷豐富課的教學內(nèi)容和組織教法,增加趣味性和實效性
學生對學習活動是否有興趣,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學習活動中教學內(nèi)容更新的程度和組織 的趣味有效性。因此,在體育課教學中要注意選擇一些趣味性和實效性較強的教學內(nèi)容和組織教法,使體育課的教學內(nèi)容和組織形式多樣有趣、生動活潑,教學方法和練習手段新穎多變,不能總是老一套。如準備活動老是“慢跑+徒手定位操”,學生便會感到枯燥無味,提不起興趣,效果自然也不會好。如果能結合基本部分的內(nèi)容,有針對性地運用一些“花樣”跑、活動性游戲以及雙人操等練習手段,學生的情緒就會高漲,效果也就大不一樣。還可以將以 往已掌握的基本技能,讓學生自編一套操在上課前的準備活動上輪流帶操,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有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組織教法的嚴密緊湊、一環(huán)扣一 環(huán),使學生做完上一練習,就盼著做下一練習。
四、根據(jù)生理特點因材施教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繼續(xù)加強引導學生多參加一些集體項目和群體活動,尤其要加強那些被學生厭倦項目的教學,現(xiàn)代中學生的共同點就是接受能力比較快,但自身的力量和耐久力素質(zhì)差,而且由于偏食出現(xiàn)了一些“肥胖”和“瘦”弱的學生,還有就是獨生子女的特性自我意識強、性格內(nèi)向、怕苦怕累等現(xiàn)象,根據(jù)他們的特點和身體差異,在教學中就要求體育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情況,選擇好突破口。利用風趣、幽默的課堂語言,調(diào)動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課興趣。如在教跳“山羊”的分腿騰越動作中,教師為預防學生兩手撐箱時間過久,而影響到第二騰空,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將“箱體”比喻成“燙手的鐵板”, 學生兩手一觸及到箱體就會迅速推開,這樣既形象又生動,學生在練習時就會興趣盎然,教學效果也好,再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體育課興趣。此外, 體育教師還要考慮到一些心理素質(zhì)差的學生,由于這些學生在做動作時,怕自己完成不了,而被同學笑話或怕教師指責,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除降低難度外,還要采取幫助、鼓勵和課外輔導等措施÷提高他們的自信心,逐步增強學生們對體育產(chǎn)生興趣。
適時準備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予以鼓勵,增加趣味性和針對性予以激發(fā)興趣。
體育教學中學生一般都渴望學會,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因此“學會”是學生產(chǎn)生學習興趣的重要誘因。如果學不會,便會喪失信心,也就無興趣而言。所以在體育課教學中要注意選擇一些趣味性和針對性較強、易學易練的技術動 作或運動項目,并注重教學手段、教學步驟的合理運用。例如,在籃球課的教學中增加一些有趣的球操,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在“玩球”的過程中使 雙手特別是左手的功能得到加強。另外,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長處、進步,并不失時機地給予肯定、表揚和鼓勵,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這樣學 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同時,表揚和批評都要恰當,還要考慮學生的年齡、性別、性格因素,年齡不同,表揚的內(nèi)容、方式、場合、語言也應有所區(qū)別。
綜上所述,我認為,體育教師必須努力遵循新課程理念、新課標的要求開展教學,切實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構建新的教學模式,運用新的教學手段,發(fā)揮學生主動實 踐、自主探究、交流與合作,正確運用靈活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推動自己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教學方式更加趨于完美。
參考文獻:
[1]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決定.中共中央國務院,1999(6).
[2]曾紅卒.論高校體育對大學生興趣和能力的培養(yǎng)[J].體育與科學,2001(2).
[3]黃欣加等.高校體育文化與素質(zhì)教育[J].體育與科學,2004(3).
[4]李梁等.大學生體育學習動機與激發(fā)的探討[J].體育與科學,2004.(3).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