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教育部規(guī)定中小學生每天在校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1小時,必須保證學校的體育課及兩操活動。 而小學生特別喜歡體育運動,但卻不一定喜歡體育課。只有實施快樂體育,從學生的需求和實際情況出發(fā),從情感教學入手,積極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和諧的教育氛圍,對學生進行快樂體育教學,才能達到體育教學的目標,實現(xiàn)健全的身體教育、人格教育。
關鍵詞:小學體育 快樂教學
在我國,文化課的學習仍然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往往忽視體育教學,忽視學生的體質健康。近年來,我國學生體質呈現(xiàn)下降趨勢,國家教育部規(guī)定“中小學生每天在校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1小時”“必須保證學校的體育課及兩操活動”。小學生特別喜歡體育運動,但卻不一定喜歡體育課。主要原因是學校及體育教師不夠注視體育課教學,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呆板,或者太注重強調體育競技,體育課上成了高強度培訓課、軍事訓練課;或者干脆放任自流,經常讓學生自由活動,沒有組織教學。我在體育教學中,深有體會,只有實施快樂體育,從學生的需求和實際情況出發(fā),從情感教學入手,積極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和諧的教育氛圍,對學生進行快樂體育教學,才能達到體育教學的目標,實現(xiàn)健全的身體教育、人格教育。
一、樹立快樂體育思想理念
快樂體育追求體育活動帶給學生的心理快感,注重學生成功感的心理體驗,重視每一個不同運動所帶來的感受??鞓敷w育要求教師精心設計體育課堂教學,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其中,體驗參與體育活動所帶來的樂趣,感受成功與榮譽,從而讓學生愉快地進行體育活動,最終達到教學目的,實現(xiàn)快樂體育的新思想。當然,快樂體育必須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活動需求,特別注重學生活動自主性的激發(fā),讓學生充分享受體育帶給我們的無限快樂。
傳統(tǒng)的體育課教學,只是把學生當作一個個需要教育的客體,讓學生被動地接受體育教師的各種體育培訓,導致了學生主體地位的喪失,自覺性、積極性的泯滅。一般常規(guī)認為,學校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注重學生技能技巧的訓練,所以勢必要求學生過多、過繁,從而大大降低了體育活動的趣味性,導致大部分學生對體育活動項目失去興趣,喜歡自由活動,即使部分感興趣的項目也因難度太大,要求過高而而望而生畏。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味地采取簡單、乏味的“填”“壓”法,很少考慮學生的需求。在評價上,又采用絕對評價法,以整齊劃一的標準要求全體學生,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使一些體育能力較差的學生對體育活動失去了興趣,出現(xiàn)了“愛體育而不愛體育課”的現(xiàn)象。
快樂體育重視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學生全面參與其中。通過教師積極地鼓勵、引導學生,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活動需要,因材施教,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強調建立和諧的師生、生生關系。體育教學是雙向多邊、復雜的活動??鞓方逃蚱苽鹘y(tǒng)的師生之間是命令與服從、上級與下級、教與學的關系,教師要顯得和藹可親,寬容大度,使學生能夠真正體驗到上體育課的輕松、愉悅,最終實現(xiàn)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體育活動的和諧發(fā)發(fā)展。
二、創(chuàng)設體育教學情境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會直接地灌給學生體育教學的內容和要求,使得教學單調乏味。情境教學根據體育教學的目標要求和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把活動內容用情節(jié)串聯(lián)起來,通過優(yōu)化環(huán)境和優(yōu)化活動對之進行改善,將師生的情感融于認知活動中,以引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我們仍然可以運用情境教學。通過教師進行有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情境,使學生能夠及時明確教學的內容和目標,快速做出反應,迅速進入情境。如在隊列隊形練習時,可以以啟發(fā)引導學生在大閱兵的形式,把自己置身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把最精彩的一面,展現(xiàn)給學生。
在“快樂體育”中,運用具體的教育內容,精心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活動的情境,讓學生樂中學、趣中練,達到教學目標。如30米跑和游戲繞物賽跑可設想成“小鹿賽跑”;由素質練習拉繩角力可設想成“小山羊角力”。在耐力練習課中,教師將枯燥單調的耐力訓練設計成一堂情景課“秋游登山”,按照“預備→過小溪→穿過草地→山路彎彎→鉆山洞→登上山頂歡慶(稍作休息)→下山→盤山公路→放松”的步驟進行教學,學生在練習中似乎入境入情,有效避免了耐力跑的單調。
三、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
體育游戲是小學生喜愛的體育形式,對小學生有較大的吸引力,具有趣味性和競爭性。在教學中,教師運用游戲教材,充分發(fā)揮游戲教材的教育因素,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精心準備,組織學生參與到各種新奇、有趣的游戲之中。好的游戲可以讓學生在動中思、玩中學,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就學習到了新知識、新技能,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培養(yǎng)學生各種體育能力,寓教于樂,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當然,在設計游戲時,教師要變換各種方式、樣式,玩出花樣,玩出新意、力求避免游戲單一而使學生感到乏味和厭倦,喪失活動興趣。如在課的開始時,安排“快快看齊”“快快集合”“看誰反應快”“聽號找位”“跟我變”等游戲,既訓練了學生的基本技能,又培養(yǎng)了集體主義精神。
針對體育活動的單調乏味,教師要通過一切辦法,調動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創(chuàng)設歡樂輕松的教學氛圍,讓他們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各種活動,寓教于樂。音樂進入體育課,能使體育教學更為形象生動。如課的開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配以雄壯激情高昂的《運動員進行曲》進課堂,也可以配以活潑歡快的曲調,隨著教師的講解,示范。這樣除了增加課堂的愉悅氣氛外,還能減輕學生運動的疲勞。
學生模擬表演是學生樂而愿為的活動。如訓練學生用前腳掌先著地跑,我們可根據兒童關于模仿的特點,組織學生模仿鴿子飛翔(上肢運動)、企鵝走路(下肢運動)、大雁巡邏(頭部運動)、小猴摘玉米(體轉運動)、大象走路(腹背運動)、小青蛙跳(跳躍運動),這一情境的設置可以使學生樂在其中。
四、掌握評價方式
教師運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評價語言如:“很好”“有進步”“你真棒”“真不錯”“繼續(xù)努力”“加油”。另外,教師還可用體態(tài)語言來評價學生,如微笑、點頭、豎大拇指、鼓掌等,加深對體育課的感情,提高學習積極性。為了鼓勵學生上好每一節(jié)體育課,我在教學中還設立了幾個獎項,如拼搏獎、文明獎、團結獎、優(yōu)秀小運動員獎等。
五、創(chuàng)建場地器材
開展快樂體育教學活動,離不開場地和器材。我們在教學中,依據現(xiàn)有教學條件,要善于挖掘教學資源,要學會因地制宜,發(fā)揮我們的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性地建造各種適合學生運動的體育園地??梢砸泽w育校本課程為依托,讓學生自制體育器材,如農村學校完全可以自制接力棒、五尺棍、沙包、跳繩、毽子等,城市學生可以自行購買籃球、足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等器材,充實學校體育器材,緩解課堂教學中體育器材的嚴重缺乏。如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在安排場地時可采用多方位,圓形的、半圓形的、正方形的、長方形的、梯隊形的、五角形的、馬蹄形的、梅花形的等不同常規(guī)的場境設計,給學生一種好奇、新穎的感覺。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