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誦讀古代詩詞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工具書理解內容,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汲取文言文中有生命力的語言材料和表現手法,豐富現代語文的理解和表達能力,豐富文學素養(yǎng)。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正視當前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尋求解決的方法。近年來,筆者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運用自主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取得了一點收獲,在此拋磚引玉,與同行們共同商榷。
一、創(chuàng)設氛圍,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愛上文言文
語文課堂教學“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的說法,已成廣大中學生學習語文畏懼心理的生動說明。中學生為什么怕讀文言文?因為文言文和我們的時代隔了太久,與現代漢語的差異太大,不經必要的語言訓練,已經很難讀懂、看懂和理解,絕大多數學生厭棄文言文學習,歸根結底是對文言文學習缺乏自信,一開始就把文言文放置在一個求之不得的高臺上。所以,在學習文言文之前,教師就應該給學生講清楚,文言文并非我們想象中的那么難學,只要有信心,掌握好方法,一定可以學得好的。另外,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設成功體驗的情境,實施激勵評價,激發(fā)學習興趣。心理學研究認為:人們對過去經歷過而且獲得成功的事情容易發(fā)生興趣。鑒于此,教學中我們應多給學生一些成功的體驗:如讓他們準確翻譯一個句子,回答一個問題,背誦一篇課文等,并且教師要適時適地地做出適當的表揚和鼓勵等激勵性評價,使學生在積極參與中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增強自信心。只有學生建立了自信,才能更進一步地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還可以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例如,以小組為單位,分小組采取小組得分制學習文言文,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以學生教學生的模式來學文言文,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這樣既可以讓教師從課堂中解放出來,也能讓學生真正融入課堂,不僅調動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而且鍛煉了學生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二、加強誦讀——學生學好文言文的一把金鑰匙
文學大師梁實秋先生說:“詩不僅供閱讀,還要發(fā)出聲音來吟,而且要拉長聲音來詠,這樣才能陶冶性情?!狈磸鸵髟伈坏梢詭椭斫馕恼碌膬热?,而且還能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受到文章的熏陶和感染。散文類的文言文可以采用此法。如在學習《陋室銘》這篇課文時,我主要采用吟誦法進行教學,師生一起在幽雅的古樂曲中,搖頭晃腦、聲情并茂地朗讀,更覺情與景會,事與心諧。讀著讀著,不覺此室之陋,但覺此室之雅,眼前浮現環(huán)境之雅:“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人文之雅:“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心境之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領略作者曠達致遠、不同流俗的可貴氣質,達到“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的效果。課堂上群情激昂,不少學生很快就熟讀成誦,這樣,不僅掌握了文章的內容,同時得到了美的熏陶。
三、加強知識的積累
文言文有些知識容易掌握,有些知識須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然后把它歸類,從中認識它的規(guī)律性,才能掌握。學習文言文的重點在實詞,難點在虛詞。實詞中,重點又是一詞多義。其實一詞多義在現代漢語中也有,但文言文離我們遠了些,反而不能迅速地作出判斷了。積累的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要注意思考一下,這個字為什么是這樣寫,這個詞后來怎么會發(fā)展成有那么多的義項的,哪些義項在我們現在還用著。如“相”,不就是“以木代目”嗎?古代也就是盲人手里的那根“木”啊,后來,就成了“攙扶、幫助的人”,盲人不是由人攙扶著的嗎?后來,“攙扶、幫助的人”又成了“輔佐君王的人”,再后來,就成了“幫助、輔佐”,當然,另外還有一個義項就是“看”,其實在許多地方的方言里就有這個義項,如我們所說的“相親”一詞。筆者建議大家不要上來就在這個詞如何活用、有什么特殊用法等方面多下工夫。那不是不重要,而是要等到我們有了一定的積累后再總結提高的。具體來說,到了高二以后,再較系統(tǒng)地總結這些特殊用法。
四、注重課外閱讀,實施課外延伸法
(一)課外閱讀
例如,在學習了《愚公移山》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給學生留下課外閱讀的作業(yè),閱讀文言文《薜譚學謳》,教師只需要對文章中極個別的字詞進行解釋,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對文章讀得津津有味。另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故事性強、淺顯易懂的文言文作品。例如,《史記》《聊齋志異》等著作中的小故事。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知識,還能陶冶情操,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和能力。
(二)摘抄引用
另外,為了擴大學生的知識積累,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閱讀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名言佳句進行摘抄和記錄。例如,像“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薄俺鲇倌喽蝗?,濯清漣而不妖”“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空乏其身”等。這些名言佳句,既能使學生增長知識,在為人處世以及做學習態(tài)度上受到教育。等到學生熟練掌握這些句子后,他們就可以在自己的寫作中運用,為自己的習作增加亮點,這樣更能激發(fā)他們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形成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
(三)加強課外閱讀和教材中課文的聯(lián)系
教材中課文的學習是為了掌握文言文基礎知識,進而把這些知識遷移到課外文言文的閱讀中,而中考題中的文言文閱讀題一般是選自課外的。所以做好由課內向課外的遷移尤為重要。
以上是我們在文言文教學當中的一些嘗試和思考,不當之處,敬請斧正。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