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教學工作是一項專業(yè)性很強的工作,擔負著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教師的真心付出,溫暖著兒童,奉獻著社會;教師的嚴以律己,影響著兒童,成就著自己;教師的不斷踐行,服務著兒童,充實著自己。教師要用健康的人格,赤誠的愛,喚醒兒童的迷茫,哺育他們的自信,點燃他們的活力,催發(fā)他們的征帆。
關鍵詞:留守兒童 心身健康 人格塑造 正能量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嶄新的時代,社會不斷發(fā)展,競爭日趨激烈,其中關鍵是人才競爭。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指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苯逃侨瞬诺膿u籃,教師是造就人才的特殊人才,教師的道德素養(yǎng)與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yǎng)直接相關,教師人格本身就是一門隱性課程。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教育者和組織者,對一個班集體的發(fā)展起主導作用。俗話說:“三歲見大,七歲見老?!边@句話不完全正確,但也不無道理。我的理解是:一個人心靈的凈化,品德的形成要從娃娃抓起。作為小學年級的班主任,必須充當好以下角色。
一、真心付出,充當好留守兒童的家長代理人角色
農(nóng)村的基礎教育、家庭教育相對薄弱,教育資源缺乏,教育觀念陳舊,學生沒有正確的輿論導向,往往不辨是非。尤其是留守兒童,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他們學習成績下降,不同程度上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監(jiān)護人和代養(yǎng)人大多是老年人,因父母不在身邊,他們常常受到同學和鄰居的欺負。他們的學習、生活、安全、健康方面都受到嚴峻挑戰(zhàn)。長遠點說這種現(xiàn)象會導致文化斷層和全民素質的下降,這對從事基礎教育的班主任是一個不得不深思的問題,從認識到責任無疑是一個考驗。我們必須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彌補這種家庭教育的缺失,讓每個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成長。
如對某一小學的調研分析得知,三年級有24%的小學生,由于種種原因雙親或單親長期不在孩子身邊。剛接班的一位女教師,首先深入了解這些學生的家庭背景,并在全班同學面前聲稱自己有一個心愿,想為媽媽不在身邊的孩子排憂解難,如果哪些孩子認她做媽媽,自己愿意做他們的代理媽媽,教室里響起了一片掌聲。她主動與這些學生溝通,這幾個學生帶著興奮,帶著疑慮做了她的代理孩子。吃營養(yǎng)餐時她多關注這些學生,幫助他們克服挑食毛病;學習活動中她鼓勵這些學生迎難而上,打開思路,解決問題;語言溝通中她讓這些孩子敞開心扉說心里話。讓他們知道世上最愛他們的人是父母,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們好,教育他們要像父母那樣勇敢、堅強、有擔當。當有學生歧視他們成績不好時,她就向全班同學發(fā)問:全體同學猶如編隊南飛的大雁,若其中有大雁生病或掉隊,我們是幫助它趕上呢?還是拋棄它不管?學生的回答是前者,這個班級自然形成了互幫互學的好風氣。總之,在生活上、學習上、心理需求上及時給予孩子幫助和疏導,常在班里營造溫馨和諧的氛圍,讓學生享受到集體的溫暖,為學生解決親情饑渴,使學生越來越健康,越來越自信,這是一個班主任必須盡的職責。
二、嚴以律己,充當好小學生人格形成的引路人角色
好鋼是煉出來的,出色的學生,健康的性格是培養(yǎng)出來的。因為成長中兒童的行為習慣是一點一滴積累形成的。小學生猶如一張白紙,上面創(chuàng)作的是精美圖案,還是烏七八糟的涂鴉,是有繪畫人決定的,作為小學教師和學生家長就是其中的繪畫人,而成長中的孩子猶如那張白紙??梢?,小學階段的班主任在孩子身心健康成長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塑造小學生人格形成過程中要以身作則,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班主任要求學生講誠信,首先自己在學生面前就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隨意許諾,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班主任要求學生講文明、重儀表,自己首先做到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班主任教育學生要孝敬父母,也講講自己是怎樣孝敬父母的;班主任教育學生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不妨每天和學生共同總結該做的事,哪些做完了,哪些沒有做完,應該怎樣補救;班主任要求學生背會的文章,自己首先會背。班主任這樣放下教師的“尊嚴”,蹲下身子和學生平起平坐,對學生來說是一種莫大的鼓勵和尊重,班主任工作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不斷踐行,充當好小學生正能量傳承人的角色
種子的發(fā)芽需要空氣、陽光和水;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呵護、斧正和鼓勵。當今社會不斷進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同時,這個急劇變化,迅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化社會,讓本該天真浪漫的小學生也要承受來自學習、生活、家庭及社會的負擔。作為小學班主任要用健康的人格,赤誠的愛,喚醒學生的迷茫,哺育他們的自信,點燃他們的活力,催發(fā)他們的征帆。
首先,帶領他們多讀書,讀好書,從書中受益,使其進步。如:學生從書里結識了華羅庚、李時珍、愛因斯坦、朱德、彭德懷等偉大人物。他們敬仰華羅庚的愛國精神,理解了巴金“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索取”的至理名言,感嘆愛因斯坦為人類作出的偉大貢獻,稱贊朱德的樸實和彭德懷的平易近人。不禁使我想起《詩經(jīng)·小雅》里的一句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其次,對于學習成績不佳,想放棄的學生多考慮他們的意愿、興趣能力,不能僅從他們的學習成績去評價好壞,以防止加重他們的心理負擔,杜絕用恐嚇、貶低、指責等否定性的語言,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當他們不自信、失敗時,鼓勵他們:“天生我才必有用,失敗表明你有理由重新開始?!碑斔麄內〉贸煽冇凶詽M情緒時提醒他們:“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當他們灰心想放棄時,誠懇地開導他們“:只要功夫深,鐵棒也能磨成針?!?/p>
諸如此行,培養(yǎng)學生不說謊,有責任心,勤奮學習,勇于改錯,班級里逐漸會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并達成共識。作為班主任教師應把自己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和更多的時間花費在學生身上,讓自己的生命也開出美麗的花,結出豐碩的果。事實證明:世上只有想不通的理,沒有走不通的路。班主任只要真心付出,嚴以律己,不斷踐行就能達到預期的培養(yǎng)目標,使所帶班級積極進取、蓬勃向上。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