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之子梁從誡曾撰寫了多篇介紹其母生平事跡的文章,方便他人更全面的認識林徽因。其中,梁從誡在《空谷回音》一文中,談及其母林徽因名字來歷時,云:“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典出《詩經(jīng)·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庇?,梁從誡述及母親改名之動機時,不免有些怒意,云:“她早年作品署名都是徽音,直到一九三五年,因為總是被人和一個毫不相干的男作家林薇音搞混,才在一氣之下改名徽因?!?/p>
學界經(jīng)常有人把這二人搞混,更有甚者把這兩人誤作同一人來對待。甚至于出現(xiàn)“張冠李戴”的情況發(fā)生,即把林微音的文章誤以為是林徽因的軼文……其實不然,他們不僅有男女之別,更有京海之分,甚至連男作家林薇音的名字都會被弄錯。林微音倒寫過不少文章,出版過幾本小說集,但散文結(jié)集出版的只有一本《散文七輯》,在《散文七輯》里有一篇名字叫做《微音頓首》的文章,我想一個人不會糊涂到連自己名字都會寫錯的地步吧?所以,梁從誡筆下的“林薇音”應該為林微音,才是正確寫法。
林微音在此文中談及他和林徽因名字糾葛,云:“要是那位小姐誠意地求我放棄我的名字,我一定不遲疑地應允她?!绷只找颉罢\意地求林微音放棄名字”了嗎?以林徽因之性格,自然不會允許自己低聲下氣的求林微音放棄他的名字。著名作家許道明論及雙林名字糾紛時,評判道:“北平的女性林徽因終于擔心上海的男性林微音辱沒她的優(yōu)雅和清名,下了狠心,甘冒‘不孝’的罪名,把自己的名字在公開出版物上易為‘林徽因’”。當時林微音在文化界的名聲不太好,林徽因為了自己的名譽,紅顏一怒為改名,可見身為女子的林徽因身上的傲氣!更令人詫異的是,林微音居然和徐志摩關(guān)系不錯,這不知道是不是徐志摩愛屋及烏的緣故?果真如此的話,只能說,徐志摩對林徽因還真是癡心之極。
時值今日,我們看林徽因改名之動機,不免會同林微音一樣,認為她“過事吹求”“苛求于一個小小的名字”。用現(xiàn)在的話說,林徽因就是知識界活脫脫的一位“小公舉”。但是,從做人準則,道德修養(yǎng)來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個人若連自己的羽毛都不珍惜,還談什么操守?尤其是適逢那個內(nèi)憂外患的時代。林徽因小事不糊涂,大事更是三觀極正??谷諔?zhàn)爭爆發(fā)之后,早年那個出身名門歷經(jīng)繁華的貴族小姐,在抗戰(zhàn)期間內(nèi)貧病交加困居于李莊,卻堅守在學術(shù)陣地前沿,為中國的建筑學打下了厚實的基礎(chǔ),而作為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的好友——美國著名學者費正清費慰梅夫婦見林梁二氏生活如此艱苦,連包白糖餅干都成了他們生活中的不可多得的奢侈品,同情之余,多次邀請林徽因與梁思成去美國高校任教講學,林徽因婉謝之余,向費氏夫婦表達自己立場,說:“與中國共存亡!”當日寇舉全日本之軍力瘋狂向大后方進攻,一度逼近大后方的時候,林徽因差點跳江殉國,誓死不做亡國奴。林徽因如此高風亮節(jié),大義鼎然,真不愧為民族女杰!在林徽因身上展現(xiàn)了中華文明特有的中國精氣神!是知識分子不朽的楷模!
(據(jù)《通遼日報》曹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