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被人們稱為“暴風之角”。這是一個令人生畏的地方,因為有數(shù)不清的船只,甚至包括整個艦隊,在好望角南部和東南部海域失事。例如,1799年11月4日,英國戰(zhàn)列艦“斯基佩特爾”號和丹麥戰(zhàn)列艦“沃爾金布爾格”號,以及8艘商船,被狂風拋到礁石上,僅“斯基佩特爾”號就有大約400人喪生。
在這個海域,除了風暴災害之外,還常常有被稱為“殺人兇浪”的巨浪作祟。接觸過這種“殺人兇浪”的海員,稱它是海洋中的“陷阱”。這種海浪的形狀前面猶如懸崖峭壁,后面則像緩緩的山坡,一般高達15-20米(有的竟達24米)。英國巡洋艦“比爾明加姆”號上的一位軍官曾描述他遇到“殺人兇浪”的經(jīng)過:“事情發(fā)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我們正處在駛往開普敦途中距德班東南185.21千米處,巡洋艦全速前進,突然,我們陷進一個像大坑的漩渦中,接著迎面又撲來了大浪,黑壓壓的巨浪翻過炮塔,直接傾瀉在艦橋上。我被打倒了,躺在50厘米深的水中。軍艦遭受到這樣的打擊,很多人竟誤認為是受到了魚雷的襲擊。艦長也發(fā)出了戰(zhàn)斗警報,命令艦艇減速,全體官兵各就各位……然而,這一系列的預防措施卻是空忙一場。在艦船離開了‘陷阱’之后航行又恢復了正常。‘比爾明加姆’號總算走運,免受了死亡的災難?!?/p>
蘇伊士運河通航以后,通過好望角南部和東南部這一危險地區(qū)的船只減少了。然而失事終究還是不斷地出現(xiàn)。在1947-1959年期間,遭到“殺人兇浪”襲擊的大船就不下4艘。不過這些事故并未引起人們的嚴重關(guān)注和警惕。因為人們已很少在繞過好望角這條古老的航道上航行。
可是,到了1967年,阿以戰(zhàn)爭爆發(fā),蘇伊士運河關(guān)閉了,大量的船只被迫重新繞過好望角。于是,遇到這種“殺人兇浪”的機會成百倍地增加起來。
1968年6月,一艘有著一個驕傲名字的“世界榮譽”號油輪,裝載著49000噸原油,從科威特途徑好望角駛往西班牙。這艘油輪在出海之前,有關(guān)方面對它的評語是:“堅固、已檢修、航行可靠、班子齊全和有足夠的糧食”。就是這樣的巨輪航行到這里,也經(jīng)受不住風暴的襲擊,高達20米的巨浪從中間將油輪托起,使船頭和船尾懸在空中,船體變形了,船首部上層甲板上出現(xiàn)了裂縫。接著,又一個大浪朝船頭打來,船體被折成了兩段,原油傾瀉到海面上,“世界榮譽”號油輪很快就沉沒了。
繼“世界榮譽”號之后,這里幾乎每年都有事故發(fā)生,就是結(jié)構(gòu)最先進的船只也難以幸免。1973年,“涅普頓·沙普菲爾”號從歐州駛往日本,這艘建造高級的大船,碰上風速20米/秒的東北風,在強大風浪的沖擊下,船首部有62米斷裂開來。同年,現(xiàn)代化巨型油輪“斯維蘭德”號,這座高出水面29米的“浮動島”,也在這里陷進了“凹地”,同樣遭受嚴重損失。
不幸事件的連續(xù)出現(xiàn),促使海洋科研人員對“殺人兇浪”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原來,40°緯圈附近,正是西風呼嘯的大風帶,海洋上的西風飄流把巨大的長浪向非洲東南部驅(qū)趕,這種長浪在寒冷的季節(jié)(5-10月)尤為頻繁。此外,還在局地風的影響下,同時產(chǎn)生一種既短促又旋轉(zhuǎn)的浪,當這兩種浪疊加在一起時,浪高就大大地增加。
這個海域還有一股很強的從北向南的沿岸流,叫做阿古爾雅索沃海流,它的流速高達5節(jié),當急馳著的長浪和風浪與這條快速流動的海洋之“河”相遇時,就會造成極不平常的海況。
總之這種“殺人兇浪”是大風浪碰上了強大的逆流而產(chǎn)生的,它不僅在好望角附近海域發(fā)生,在世界海洋的許多地方也都可能遇到。雖然針對這種現(xiàn)象已經(jīng)有較深入的研究,但是對航海來說,這些海洋中的“陷阱”仍然不能消除,人們應提高警惕,避免受害。
(據(jù)《科學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