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yè)那年,我走進了軍營。
剛跨進新訓隊的大門,頓時鑼鼓喧天,一條“歡迎新戰(zhàn)友”的赤色標語鮮艷奪目,戰(zhàn)友們搶步上前接過我們手中的行李,老班長陶鴻剛熱情地招呼道:“先洗把臉,吃了飯再收拾吧?!币粋€班約有十來個人,聽他們的口音好像來自好幾個省,大家圍坐在一起,老班長說:“部隊不允許喝酒,我們大家就以水代酒歡迎新戰(zhàn)友的到來吧!”在齊刷刷一聲“干”中,我第一次體驗到了異鄉(xiāng)大家庭的溫暖。
離開父母,一切只能靠自己,這是離家時父母囑托我的話。這句話很快得到了驗證,疊被子是部隊生活給我出的第一道難題。裹粽子似的,一床被子在手里折騰來折騰去,總沒有別人疊得那么挺拔,飽滿,整齊。班里的幾位老同志對我說,培養(yǎng)良好作風就是要從這些小事做起。說完一邊給我講解疊被子的動作要領,一邊做著示范。疊得不好,他們就叫我拆掉重來,這樣一遍、兩遍、三遍……直到他們滿意為止。
長跑既是對人體力,也是對人毅力的一種考驗。一次連隊組織5公里越野跑,離目的地還有200米時,我?guī)缀醯搅颂撁摖顟B(tài),兩條似灌滿鉛的腿實在邁不動半步了??次抑С植蛔?,兩位戰(zhàn)友跑上來,一左一右架著我的胳膊往前跑,站在一旁的戰(zhàn)友拼命地鼓掌歡呼“加油,加油”,我頓時熱血奔涌,不知從哪里生發(fā)出了一股力量,掙扎著一個人一瘸一拐地跑到了終點。
軍事訓練中,倒功是我感到難度最大的一個訓練課目。一百多斤重的大活人,活生生地往地上硬摔,不久手腫得就像發(fā)起的饅頭,吃飯握筷子都困難。一方面是怕疼;另一方面是怕危險。所以,每到練習倒功時心里就惶惶的。老班長看出了我的心思,一天晚飯后,他約我出去走走。他說當兵就是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一旦拉到戰(zhàn)場,沒有過硬的軍事本領是要付出鮮血甚至生命代價的,所以部隊有句話叫平時多流汗,戰(zhàn)時才能少流血。既然來當兵,就要當精兵,不能當孬兵,更不能當遇困難就躲的逃兵。老班長的一席話,給我觸動很大。為了幫我,他可謂用心良苦。一開始帶我在棕墊上練,慢慢培養(yǎng)我的膽量;不久帶我到雨后軟泥地上練,直到我對動作要領完全掌握而又信心十足為止。
歲月斗轉星移,我由一個充滿稚氣的新兵蛋子,逐漸變成了老兵。在接受同志情、兄弟情、生死情洗禮的過程中,自己也懂得了怎樣去關心別人,愛別人;懂得了怎樣珍重別人對我的愛,感別人的恩;更難能可貴的是,軍旅生活練就了自己面對任何艱難險阻,敢于、勇于面對的精神。這種精神使我受益終身,它是花再多的錢也得不到、買不來的啊。每每想到此,我就情不自禁地低聲吟唱:“生命里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不會感到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