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很多人還都記得,前幾年市場上曾一度流行“無煙鍋”。說什么它是采用特殊的含有磁化分子的航天超硬特種陶瓷合金一次精鑄成型技術(shù),整合傳導、對流、輻射原理,從根本上杜絕了油煙的產(chǎn)生。但最后事實證明,根本就不是這么回事。
雖然用航天超硬特種陶瓷合金做鍋的沒有,用飛機做碗的事,早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就曾發(fā)生過。
說來這是二十八九年前的事了,剛從軍校畢業(yè)后,我因事去一位初中同學的大學同學那里。雖然我們是初次謀面,但由于是同齡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他用一個玻璃杯給我倒了水,自己卻用的是一個鋁碗。見我有些不解,他說這碗是他家的寶貝,現(xiàn)在花再多的錢也買不到,是用日本飛機做的。
當時我還以為他是同我開玩笑,直到后來他結(jié)婚時我見到他父親,才知道這事是真的。打架飛(日)機做碗用,也只有我們八路軍有這樣的氣魄。
1943年,剛由八路軍山東縱隊五支隊三團二營精簡為東海獨立團的二營,在結(jié)束了1942年冬季反“拉網(wǎng)掃蕩”后,又奉命在榮成打游擊,經(jīng)?;顒釉谘骂^一帶。盤踞在榮成的日軍幾近困守孤島,企圖挽回處處挨打的敗局,就請求飛機對我抗日根據(jù)地狂轟濫炸。
4月22日這天,兩架日本飛機欺負我們武器不行,在崖頭進行超低空轟炸,甚是猖狂。東海獨立團二營五連指戰(zhàn)員忍無可忍,就用機槍、步槍予以還擊。一架敵機還真被我軍打落一塊鐵片,倉惶而逃。估計敵人不會善罷甘休,極有可能再來報復,于是連里就召開了“諸葛亮會”,總結(jié)這次對空作戰(zhàn)的經(jīng)驗教訓,研究應(yīng)對措施,討論怎么個打法,才能更好、更狠地打擊敵人。最后決定,組織幾個射擊組,據(jù)點防守,并將機槍綁在崖頭村北廟里的大銀杏樹的主枝上,既便于掩蔽,出其不意,又能增加機槍的射高。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上午天傍晌,一架敵機從東南方向直撲過來,并在崖頭村上空進行轟炸。當敵機低空俯沖轟炸時,各射擊組同時瞄準射擊,敵機中彈爆炸,當場就摔了下來,3名機組人員也全部上了西天。
這次對空作戰(zhàn),我軍繳獲機槍筒和轉(zhuǎn)盤各一個,摔壞了的探照燈一個,測量鏡一副,大型炸彈、毒瓦斯彈各兩枚,以及電報密碼本、日記等文件一宗。同時,從繳獲的文件和破碎的機身上查出,被擊落的這架轟炸機,是敵第三潛質(zhì)支艦隊青島空軍部隊337號。
聽到八路軍擊落日本飛機的消息,當?shù)厝罕姛o不歡欣鼓舞,奔走相告,崖頭附近幾個村莊的鄉(xiāng)親,冒著敵人隨時都有可能再派飛機進行報復的風險,都過來看熱鬧。
由于那時各種金屬都十分稀缺,我軍連機體殘骸也都笑納了。后來,兵工廠里的同志就廢物再用,將機體殘骸化鑄成了700多個鋁碗,發(fā)給了東海獨立團的戰(zhàn)士,大家都當成了稀罕物,這才有了打架飛(日)機做碗用的說法。
據(jù)有關(guān)史料記載,在8年抗戰(zhàn)中,八路軍在一沒有空軍,二沒有高射炮、高射機槍等對空作戰(zhàn)武器的情況下,共擊落敵機51架。1943年在崖頭擊落的這架敵機,是我抗日軍民當年擊落的8架敵機之一,也是在膠東地區(qū)被擊落的第一架日本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