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大學附屬中學音樂老師、樂團指揮羅天如因受賄罪被北京市一中院終審判處有期徒刑10年。判決書指出,羅天如曾幫數名藝考生運作考取清華、北航。招生腐敗、中學教師、受賄、特長生……讓這個話題迅速引發(fā)輿論關注。
招生腐敗已由高校向中學蔓延,利用權力尋租斂財者已由高校掌權者延伸至中學教師群體。
教師貪腐:三年三涉招生腐敗,斂財28萬 一審法院審理查明,羅天如于2004年7月正式調入北大附中,擔任音樂老師、學校學生管樂團排練指導老師、樂團指揮。2004年下半年,羅天如利用負責組織高校樂團教師與北大附中學生見面會的職務便利,接受北大附中學生毛某父母的請托并收取人民幣10萬元,幫忙運作毛某考取清華大學藝術特長生,向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主任朱某提出給予照顧的請托,而后毛某被清華大學錄取。
2006年,羅天如先后收取考生管某和詹某家長給予的人民幣16萬元和2萬元,并幫助管某考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幫助詹某考取北大附中。
北京市一中院認為,羅天如利用本人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收受請托人財物,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
羅天如留給學生的印象是很有個性、有激情的,曾受部分學生追捧。然而,“師德問題”并不能涵蓋公眾對“羅天如案”的全部遐想。那些靠“買通”樂團老師進入樂團的學生,是真正擅長并對藝術情有獨鐘,還是將其視為躋身名校的一條“通途”?不愛藝術卻偏要進入藝術殿堂,是對藝術的執(zhí)念還是對藝術的褻瀆?不少文藝界學者心存憂慮。
敗壞藝術圈清正生態(tài),引發(fā)高招公正焦慮 從高考招生角度來說,“羅天如案”僅是招考過程權力尋租的冰山一角。2010年7月,吉林省教育廳原副廳長于興昌因在學生擇校錄取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財物953萬元,被判無期徒刑;2014年高考前夕,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就業(yè)處原處長蔡榮生因涉嫌在學校特殊類型招生過程中為考生提供幫助,受賄1000余萬元被逮捕。
針對部分教師利用職務之便受賄幫學生入名校這一現象,不少網民表示“很普遍,很常見”。尤其是藝術類招生專業(yè)性強,“自由發(fā)揮”空間大,淪為高招腐敗重災區(qū)更在情理之中。
一位青島藝考房姓考生透露,“藝考基本是學?;蚶蠋熛胍l就要誰??忌议L單是打通關系就要投入十幾萬元。美術類、音樂類的行情還根據專業(yè)不同有所差異。”
據這位考生透露,以美術類藝考為例,考生需要在高二入學前聯系好想要報考的藝術院校的某位教師,拜師并接受其點撥、授課,跟學一兩年之后,教師已經掌握考生的作品特點,不論考試流程中如何嚴格、對考生與評委如何‘隔離’,單憑對作品特點的熟悉程度,評委就可輕松識別出請托考生。
音樂類藝考生家長常某說,常年與藝考打交道,深知圈內水深?!皩ぷ馐袌鰶]有統一定價,但凡考個藝術類院?;蛑攸c高校的藝術特長生,就需砸進10萬至100多萬不等。具體價位分布受報考專業(yè)的競爭激烈程度、教師及學校的名氣影響而有所差異。聲樂由于競爭激烈價位最貴,50萬左右;管弦類次之,30萬差不多?!睂ぷ赓M用分為好幾部分,拜師見面禮、學費、打點評委費用、售賣樂器費用等,更有甚者,直接給業(yè)內權威送房、送車鑰匙。
據一些藝考生家長介紹,隨著中學樂團成為高中特長生與重點高校藝考評委之間的又一橋梁,藝考生家長除需“攻克”高校藝術學院相關負責人及業(yè)內權威人士擔任評委之外,還需要打點擔當推薦人、聯絡人的中學音樂老師、樂團負責人等。
“最終進入中學樂團的未必是有天分的好苗子,進入藝術學院的未必是鐘愛藝術或適合走藝術之路的學生,結果就是,大學畢業(yè)后他們既不想繼續(xù)深造、又不想從事相關職業(yè),這個現象很令人沮喪。”曾任職于某音樂學院的中提琴教師劉銘說。
藝術界教育界期待:科學評價有效監(jiān)督 記者在調查中發(fā)現,一方面,重點高校藝術學院與藝術類院校的招生腐敗、權力尋租,導致“挖空心思擠進來的學生不愛藝術,混到學位又巴不得遠離藝術”,嚴重傷害藝術圈生態(tài);另一方面,藝考自上而下的腐敗“滲透”趨勢也再次引發(fā)公眾對高考自主招生公信力的焦慮,干擾了招生秩序和其他學生公平入學的權利。
重慶大學電影學院副院長彭吉象表示,“如果學生是走門子、砸票子進來的,那么即使將來從事藝術工作,恐怕也只是‘混一混’。進入藝術圈的正常通路若被打亂,對我國藝術生態(tài)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將造成不良影響。”
“不少專業(yè)課教授者往往身兼專業(yè)測試的測評者,這是藝考腐敗屢禁不止的一個原因,因此必須建立專業(yè)、獨立的第三方測評機制和科學、合理的評價制度設計,以保障招考選拔的公正?!敝袊逃茖W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在行政權力干預和主導的自主招生模式下,想要阻止權力尋租不是易事。
教育部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承波等專家認為,公平招錄的前提關鍵在于“盯好”招生環(huán)節(jié),專業(yè)評委產生、組成、數量都要有充分的考慮,盡量減少個人對結果施加的影響。
摘自《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