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藍適應性強,喜冷涼,比較耐寒,尤以早春栽培面積較大。以簡易日光溫室和拱棚種植為主。簡易日光溫室種植早春甘藍,可以相應地將定植時間提前,但要想獲得優(yōu)質高產(chǎn),必須抓好以下關鍵技術。
1 "選好品種
采用優(yōu)良的早熟品種是栽培成功的關鍵。大多選用中甘11、8398等品種,這些品種較耐低溫,冬性較強,抽薹率低,抗病、高產(chǎn)、優(yōu)質。
2 "掌握好播種時間
菜農要根據(jù)定植時間來確定播種期,播種過早,易春化造成先期抽薹,影響產(chǎn)量及品質,過晚達不到早熟、高效的目的。因此,播種時間就成了種植早春甘藍能否成功的關鍵一環(huán)。甘藍苗齡一般控制在60~65天。最佳定植時間在立春前10天左右。育苗地選在日光溫室空閑地,由定植時期推算出育苗適期。一般12月上中旬為播種最佳適期,播后1個月(即1月上中旬)分苗,2月上中旬定植。
3 "培育壯苗
培育適齡的壯苗是豐產(chǎn)栽培的關鍵。壯苗的形態(tài)特征是:有6~8片真葉,葉叢緊湊,葉濃綠、肥大,莖粗壯,大小整齊,根系發(fā)達。幼苗出土前白天保持20~25℃,夜間保持15℃,幼苗出土后及時放風,白天溫度為18~23℃,夜間床溫不低于10℃,減少低溫影響,防止定植后先期抽薹。
4 "加強水肥管理
定植后澆1次緩苗水。進入蓮座期,可結合澆水每畝施尿素20kg,促進莖葉生長。結球初期進行第2次追肥,每畝施優(yōu)質復合肥25kg,此后5~7天澆1次水。葉球生長盛期,進行第3次追肥,每畝施尿素25kg,促進葉球緊實。防止因澆水過大造成葉球開裂,也應防止因水分不足而造成葉球過小。適時收獲,采收前5天停止?jié)菜?,以免出現(xiàn)“炸球”。
5 "增施鈣肥
干燒心是甘藍常見問題,是因缺鈣引起的,在多年重茬種植地區(qū)多發(fā)。一旦發(fā)生干燒心,會嚴重影響甘藍的質量。應增施有機肥,并噴施氯化鈣或石灰水。甘藍生長過程中用0.3%氯化鈣進行葉面噴施。濃度不要超過0.3%,以免產(chǎn)生肥害,連噴3次。
6 "加強病蟲綜合防治
主要病害有黑腐病、軟腐病及霜霉病,其中黑腐病、軟腐病屬細菌性病害,防治方法是:葉面噴施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0%百菌通(琥·乙磷鋁)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霜霉病應在甘藍蓮座期預防,可葉面噴施72%綠露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400倍液。結球甘藍生長后期易受蚜蟲的危害。防治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25%撲虱蚜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